返回第五百八十三章 断案  明朝大丈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刘氏很快反应过来,召唤仆人将这孩子擒住。擒住之后,刘氏先把孩子一顿狠打,随后便把这孩子送到官府,任张氏如何求情,刘氏也不理。

官府接到报案之后,顿时为难起来。

要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刘氏欺凌大妇,虐待孩子,大家都有所耳闻,对刘氏都不没有好感,可孩子戕害庶母人证俱在,知县有心回护,又不知如何维护。只好推脱年关将近,要年后再审,欲待等董平归家再做商量。奈何刘氏坚决不允,定要年前定案。知县无奈,只好将案子判了。

不过那知县在判案之时留了个心眼儿,在判了斩刑之后,把董家的家庭状况详细书写下来,并刘氏的状子以及本案的经过上交府衙。

因为大明律明文规定,凡判处死刑必须经刑部核实,然后由大理寺判定(以前由皇帝进行勾决),也就县令判斩刑并不一定能够通过。实际上那知县附上董家的家庭状况就不想令这个判罚通过。

昌平县归顺天府管辖,顺天府府尹乃张理,而张理却李景一手提拔上来的。

换做别人,可能只能把案卷报给刑部,而张理在把案子报给刑部之后,随后便去找杨柳风,让杨柳风把这个案子报告给李景。

因为张理知道,根据大明律,这个孩子判斩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刘氏咬住不放,这孩子基本上没有活路的,要想保住这孩子的命,只有让李景知道这个案子。

看完案卷,李景叹了口气道:“墨守成规啊!如此简单的案子,居然要交给我才能替这孩子免罪,你们这些人啊,枉自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依我看,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见杨柳风和张理一脸尴尬,李景摇摇头道:“我们的大明律难道为了保护刘氏这样的贱人而制定的么?我不知道这个知县在判这桩案子的时候怎么想得,明明想替这个孩子脱罪,却不知道想办法。

他在审结这件案子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张氏状告刘氏?只要张氏能告刘氏不守本分,仗着丈夫的宠爱欺凌大妇,虐待大妇的孩子,这案子不马上就翻过来了吗?

还有你们,你们为何死抱着大明律不放?那么多律例可以借用,为何不知道变通?就算不知道借用律例,你们起码应该懂得人之常情吧?要知道律法不外乎人情,我们要判了这个孩子的死刑,老百姓还不得骂死我们啊!”

顿了顿,李景又道:“还有,张理,我们设立民情署就为了替老百姓,替那些弱者话,可为什么我在董家这桩案子当中没有看到民情署的影子?昌平县那里的民情署都摆设么?你给我查一查,昌平县的民情署里面选的都些什么人,如果有人以权强迫或者用钱收买得到了民情署的位置,马上给我抓起来。”

张理摇摇头道:“大帅,民情署选用的人可以肯定的,定当地的族长、里长,或者比较有名的富绅这样的人。偶尔有一两名普通的老百姓,也必老实巴交,连话都不明白。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不过充个样子而已。”

“恩?”李景闻言一怔,不由沉思起来。

看了看李景,张理叹了口气接道:“大帅,不各地官员没有用心做事,实在这件事太不好办。您想,老百姓大多没见过世面,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有几个有胆量跟他们的族长,跟当地的里长,还有那些有钱的富绅们较劲?便让他们进入民情署,他们又怎敢违背那些士绅富商的意愿?”

杨柳风接道:“啊大帅,这些地方不同于平阳府,平阳府大帅经营了多年才有如今这个局面,另外,当年流寇在平阳府肆虐的时候,当地那些士绅富商很多都已家破人亡,老百姓没那么多顾忌,因此才敢话。可别的地方……”

李景摆摆手:“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

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李景叹了口气道:“有些事情不咱们站在高位动动嘴皮子就能改变的,我心急了。我刚才口气重了,你二人莫怪。”

“大帅,学生(卑职)能有今天,全仗大帅提携,大帅莫训斥几句,便责打一顿又算得了什么!”杨柳风和张理闻言忙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这话得过了,我要责打你们,那不跟那个谁谁谁成一路货色了么?”

杨柳风和张理闻言顿时轻笑起来,自明白李景的谁谁谁乃经常对大臣施行廷杖的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还有万历皇帝。

走到书案旁,李景拿起卷宗看了看接道:“这个昌平知县在卷宗当中附上了董家的家庭状况,看来这个知县个有良心的人,也个明白事理的人。张理,你给他带个话,就我很欣慰,这个案子发回昌平县让他重审。”

“!”张理忙道。

将卷宗递给张理,李景接道:“董家这个孩子单从案子本身来看确大逆不道,可若把他母亲和他兄妹的境遇结合在一起来看,这个孩子却个守孝悌的孩子。男儿天职保家眷,他小小年纪便知保护母亲和妹妹,而且采取的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虽有些自不量力,可若加以调教,未尝不能成大器。嗯,案子结了以后,把他们娘仨儿接来我府上,我好生调教调教这个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