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高加索來说。苏联人一直认为是其应有的势力范围。所以鼓动该地区投向苏联的行动一直也沒有停止。当年苏联已经采取了行动。并险些在这里扶植起亲苏的政权。
1945年12月。阿塞拜疆民族议会开幕。左派报纸记者赛义德?贾法尔?皮谢瓦里在苏联支持下。接受议会委托组建民族政府。议会还批准了政府的施政纲领。驻在大不里士、阿尔德比勒、霍伊、马拉盖、阿哈尔和乌尔米耶的伊朗军队、宪兵和警察在人民群众声势浩大的压力下。接受了民族政府的命令。向民族政府缴械投诚。也就是说。阿塞拜疆事实上已经脱离了伊朗中央政府。这不仅仅是民族自治。而且是接近民族独立了。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分离主义政权"库尔德人民共和国"也成立了。1945年末。在北库尔德斯坦的美哈巴德成立了库尔德斯坦民主党。1945年12月15日。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在美哈巴德成立以伽吉?穆罕默德为首的库尔德斯坦人民共和国。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对此欢欣鼓舞。喜笑颜开。1946年4月23日。两个自治政府缔结了同盟条约。
所谓的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和库尔德人民共和国根本就是苏联在这里地区扶植起來的两个仆从小兄弟。但伊朗国王和伊朗政府沒有消极被动。而是千方百计地维护领土完整。他们一面奔走呼吁。给苏联施加国际压力。一面努力派兵消灭自治政府。
他们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指责苏联官员肆无忌惮地插手伊朗内政、公开支持阿塞拜疆人的叛乱活动。同时向英、美发出照会。呼吁他们主持公道。给予必要的支持。还派2000名宪兵增援被围困在大不里士的政府军。但增援部队在加兹温郊区遭到苏联红军阻拦。
1945年11月。美国政府向苏联发出照会。要求苏联从伊朗撤军。停止干涉伊朗内政。同时美国增派3000名士兵去阿米尔阿巴德。三支英国军队进驻伊朗中南部的石油产区。
超级大国开始进行激烈的角力。经过数度谈判和较量后。美英军队撤出伊朗。苏军也很不情愿的撤退。但苏联仍然要求独家开发伊朗北部石油资源。失去了苏联支持。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和库尔德人民共和国迅速被伊朗政府平定。而苏联的要求也被伊朗方面拒绝。要不是伊朗后來倒向美国。那么还是无法摆脱苏联的控制。
看了这些。刘明有些庆幸。又有些头疼。庆幸的是长期的种族对立。使得当地人民对伊朗中央政府的认同感很低。可以方便伊拉克的迅速占领统治。头疼的就是由于阿塞拜疆地区的重要性。苏联人不会坐视不理。以他们的性格。一定会趁机得到点什么。
刘明非常明白。国与国之间不能存在幻想。对于苏联这种巨人來说。伊拉克还只是小角色。戈尔巴乔夫对他个人的好感是无法左右红色帝国的大政方针的。况且戈尔巴乔夫现在还并不是苏联的第一领导人。
他不会天真的认为苏联人只会空口要求伊拉克给点什么承诺。他们会狠狠的冲上來咬上一口。比如合作开发当地的石油资源。比如建立苏联的军事基地。比如划出某块阿塞拜疆人聚居比较密集的地区并入阿塞拜疆共和国……恐怕在勒索的同时。kgb还会在私下鼓动和支持当地的阿塞拜疆族闹事要求并入阿塞拜疆共和国。明枪、暗箭。老毛子一样都不会少。
动用那样东西吗。刘明思考着。不。。不行。那是对付苏联的核心工具。只有等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才会发挥巨大的效力。现在绝对不能使用。那么怎么才能对付苏联的干涉。kgb可不是小角色。他们在这里经营多年。可以很快掀起一场风暴。那时伊拉克军队一方面与伊朗人作战。一方面还要镇压人民的反抗。这个局面可就危险了。
必须想个办法。吸引住苏联人的注意力。让苏联人暂时沒有精力对南阿塞拜疆下手才行;等苏联人回过头來。伊拉克已经取得战争胜利并巩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打个时间差。才是最好的方法。刘明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远处巴格达的灯火。双眸被那灯火映的闪亮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