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剑气冲斗(一)  伊拉克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一定要尽快找到飞行员和飞机。我以一个苏维埃党员的名义发誓。如果在两天之内你们还找不到的话。有人就会有麻烦了。”国防部副部长帕夫洛夫斯基?伊凡?格里戈里耶维奇元帅在电话中冲着外高加索军区的头头吼道。德米特里?乌斯季诺维奇元帅沒有理会这些。他只是烦躁的摇了摇头。最近什么都不顺利。与美国的中程导弹限制条约谈判苏联外交部的那些混蛋只知道向美国人让步。竟然要求苏联削减1800枚中程导弹而美国人只削减300枚。这简直是卖国行为。

而他亲自赶到外高加索去指挥了对美国u-2侦察机的拦截行动。但飞机是打下來了。那帮笨蛋竟然找不到飞机和飞行员。这实在是……

“让里海军分区支援外高加索一些直升机加入搜索。而且现在美国也在搜索飞行员。那里有可能发生小规模冲突。还是让空降兵出一支特种部队过去吧。要有丛林山地作战经验的。”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维奇元帅说道。

“您是说。必要时把飞行员和飞机从美国人手中抢过來。” 国防部副部长格里戈里耶维奇元帅元帅惊讶的问道。

“我什么也沒说。我只是说派支精锐的地面部队应付特殊情况。那个地区形势复杂的很。”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维奇元帅拿起了自己的军帽。站了起來。说:“契尔年科同志身体不好。我要到医院去看望他了。有什么事情使用黄线通知我。”

黄线是苏联高官内部通信的一条保密线路。除了黄线之外。还有一条红线。在苏联时期。几乎全国的所有人的电话都被克格勃监听。克格勃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监视控制体系。就连苏联政府的高官也不例外。但是。在最高层的官员们之间。还有一条红线。红线是不受监督沒有被窃听的。但是大多数高级官员对于红线却不敢碰。因为你在电话里说了什么。策划了什么。沒有人监听证明。所以别人可以告你策划反党反政府的行为而你却无法辩驳。在肃反曾经改变整个国家的苏联。这种风 险是大家都不愿意冒的。

所以。在几个极高层的领导人之间。特地设置了一套黄线。它也被监听。但是却不是克格勃。而是军方情报机构。这就使得领导人谈话泄露的可能性得到了控制。从而脱离了克格勃的监视。

国防部长等高层的焦虑很快化为了前线官兵的巨大压力。苏联飞机入侵南阿塞拜疆的次数明显增加。不过伊拉克地面防空部队的威慑不可小视。他们的美国“鹰”式防空导弹和法国“罗兰德”防空导弹给苏联飞机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对飞行员來说。一天到晚机舱内响着滴滴的被导弹雷达锁定的报警声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这使得苏联大使先后两次找刘明谈话。但不管他或者威胁或者利诱。都沒有见到库赛将军。而只是塔里克?阿齐兹接待了他。这个阿齐兹外交部长是个老滑头。苏联大使的所有招数在他面前都失去了作用。不管你生气也好。愤怒也好。他一个劲笑着跟你扯皮。最后苏联大使只好悻悻打道回府。

苏联地面部队已经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境内的山区搜索了一个遍。但是却始终沒有发现飞机和飞行员的影子。因此苏联人估计飞机很有可能越过了边境。落到了南阿塞拜疆境内。(本书首发于中文网。期待更多精彩。请登陆 。请支持作者。作者辛苦码字几个小时。大家只需每章6分钱。请看正版吧。多谢了。)

南阿塞拜疆。。虽然苏联人不承认。但他们也知道。到那里活动必须得和伊拉克人打交道。苏联人认为只要自己出兵。伊拉克的那点军事力量立刻就会灰飞湮灭。但是打了之后呢。。苏联高层现在都认识到了盲目发动战争的严重后果。一个小小的阿富汗还沒有搞定。何况伊拉克这个军力远远超过阿富汗的国家。

阿富汗战争已经严重的拖累了苏联的脚步。而库塞?阿卜杜拉偏偏是个不怕威胁的家伙。竟然摆开架势防备苏联进攻。这倒一时让苏联高层沒了办法。他们只能派出小股部队进入南阿塞拜疆偷偷的进行搜索。不过。。这些搜索是有效果的。

5月2日晚。由空降兵派出的一支小分队接收到了一个电子信号。经过鉴定。那是美国飞行员的无线电信标发出的信号。消息迅速被上报到外高加索军区。然后又被上报到苏联国防部。听到这个消息后。德米特里?乌斯季诺维奇元帅亲自下令派出一支由苏联第99空降师空降兵组成的特种小分队前往上述地区进行搜索。同时命令苏联外高加索军区和仍然驻扎在该地的演习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就在苏联人紧锣密鼓的派人去搜索美国飞行员和飞机时。飞行在南阿塞拜疆上空的一架美国f-16战斗机也接收到了地面的信号。信号并不很清晰。但也足以让这架战机的驾驶员欣喜若狂。

“我是查尔斯?盖伊上尉。请快來救我。重复。。我是查尔斯?盖伊上尉。请快來救我。”无线电中传來了断断续续的通话声。但f-16战斗机的飞行员很冷静。并沒有因为听到地面信号就丧失了理智。他对着通话机问道:“查尔斯?盖伊上尉。我是美国空军飞行员。请您回答一下你在英国服役时中队的编号是多少。”这是一个事先设置好的问題。以避免飞行员被俘。通信装置落入敌手时被敌人利用來引诱伏击救援部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