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被十几条走舸围在中间,慢慢向湖中间一只大船靠拢。
整座龙舟上,除了皇帝本人,就只剩下些内侍、侍卫,连宫女都很少。这些人此时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柳五儿,世间真还没有人胆敢如此放肆,在皇帝面前只顾着料理吃食的?
柳五儿敲开盐壳,撕去鱼皮,只见里头的鱼肉洁白鲜嫩,火候正好。
不知何时,柳五儿的小船旁边,竟然围了十数条走舸,将她的小船围了个里三圈外三圈。掌舵的艄公见这架势被惊到了,连连说:“这——这是官兵呢!”
老人家心中,不禁生出一点“长江后浪催前浪”的感觉。
皇帝看着她在面前跪了一会儿,似乎想了良久,终于才开口,说:“平身!”
她可不管,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柳五儿有座位可坐,吹着湖上的清风,口中品尝着美食,轻叹一口气,说:“要是有茶就更好了。”
柳五儿一溜烟就站了起来,昂着头,毫不畏惧地打量着皇帝。
柳五儿抬头看了那艄公一眼,说:“大爷您原来是漕帮的?还是在这水上讨生活的?这当然是官兵,不是官兵,咱们才该害怕。明白了么?”
见到皇帝,也算是熟人了,柳五儿当即跪下,认认真真地磕了个头,什么三跪九叩那些,她可就顾不上了。
所以呢,柳五儿上前觐见皇帝的时候,还不忘了请了两名皇家侍卫,帮她捧着这只炭盆。
皇帝高坐着,也不妒忌,倒是眼神里稍稍透着一点儿羡慕,反而叫人给柳五儿赐座。
柳五儿一看,这内侍也是熟人,当初在她的豆摊子上,试来试去,想要阻止皇上尝试她的豆儿的,也是此人。
意料之外,令皇帝实在是愣了片刻,才点点头,好奇地问道:“烤鱼?在哪里,朕怎么不见?”
那新鲜湖鱼的香气,实在是诱人得很,连高坐在上首的皇帝,忍不住也动了动食指。
皇帝盯着柳五儿看了半天,突然微笑起来,笑容与眼神,仿佛看着自己的子侄。他手一挥,立即有人下去,过了片刻,送了一盖碗现沏的新茶上来。
柳五儿喝着茶,似乎心情非常舒畅,然而这时候龙舟已经慢慢转向,在那十几只斗舸的护卫之下,缓缓向淮安城的方向驶去。
到这时,柳五儿的眉头,反而渐渐地锁了起来。
皇帝见了,忍不住开口问道:“你因何闷闷不乐?难道是,这茶不够好?”
柳五儿抬头笑笑,说:“茶够好,只是人身不由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