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4章 最美好的人生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还是要敢于想象的。对了,到时候说不定以此为媒介,她还能把武汉婚纱厂里生产的婚纱也给卖到国外去呢。想想就挺激动的。

陈凤霞鼓励苏莱曼:“要是你有朋友也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我欢迎他们一道去江海总店接受培训。等到培训结束合格之后,店里可以再给你们挑选合适的门店地址并配齐相关设备。”

苏莱曼有些不好意思:“只有我妹妹想去学化妆,其他朋友暂时想待在家里。”

陈凤霞笑道:“没事,慢慢来。你做的好,你的朋友说不定会主动给你帮忙呢。”

苏莱曼高兴地点头:“我准备好好做,等挣到钱就去找北.京的导演,继续拍完新疆的纪录片。”

在场的人包括摇头晃脑的小三儿同学都集体扭过头,默默地为陈老板掬一把同情泪。看看,你相中的摄影师怀揣的导演梦嘞,就跟楚导演一样,现在都去涌泉县拍摄爱情电影了。

布哈知道这事后激动得不行,天天想着电影能够一炮而红,最好跟《卧虎藏龙》一样,拿个大奖,那样全世界就都知道涌泉县。大家都去涌泉县玩去投资,涌泉县的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了啊。

郑明明好心提醒这位过度乐观的大叔,到今天她都不知道《卧虎藏龙》到底是在哪儿拍的,指望凭借一部电影就让涌泉县被记住,太难了。

布哈感觉没话题再跟城里的小姑娘聊下去了。不过他走的时候倒是高高兴兴的,因为他的族人们虽然拿不出钱承包一万亩地以外的田地,但是陈老板他们又租了那么多,地里种苜蓿草种棉花和小茴香还有收割的活都归他们啊,可以挣工钱呢。

他们还想好了,到时候挣到了钱,等明年就能自己也承包更多的土地了。

陈老板对布哈宽容,待苏莱曼自然更宽和。虽然对方放纵不羁爱自由,但她还是持鼓励的态度,大声赞同:“好,先学到本事,然后好好开店攒钱,等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了,再去追逐梦想,这就是美满的人生。”

大家被向日葵花田震撼完,又去看另一片花海。车子往前行驶,沿路风景变幻莫测,什么石山、峡谷接连而至。你还没来得及赞叹石山的造型独特呢,前面又是碧绿的湖水,气势磅礴的瀑布,更叫人惊叹的是,有马群!

他们来新疆这么久,羊群牛群都见过不少,还去人家的蒙古包里吃过新鲜出品的奶豆腐和奶皮子,但真是第一回 见到这样壮观的马群。

哇,难怪要说白马王子,马群当真好威风。

到时候新人们骑着马漫步在花丛中拍照,也很有感觉吧。

这回的花海跟金黄色的向日葵花田不同,带了些娟秀的味道。大片粉色的香紫苏和紫色的马鞭草,静悄悄地绽放,就像少女的笑容,灿烂又安静。唉,真是美呢。光今天他们看到的这些就能拍出好几种风格的照片了。

再到前面的石头彩滩,雅丹地貌的亮黄色岩石在阳光下折射出赤橙黄绿紫色,真如同宝石一般了。

陈敏佳突然间惊呼:“哎,这里的石头好像洪家沟啊。”

陈高氏也点头:“对,像蝴蝶谷里的石头。”

只洪家沟远远没有这片石滩的气势。

不过这种微妙的联系还是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都心情愉悦,产生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

等到晚上大家吃饭时,这种亲切感就更浓烈了。

他们是回克斯县吃的晚饭,就在县里下面的一个村庄,张副县长亲自招待的他们。因为这儿是他蹲点的村庄。

等进入这个名为米长山村的村落,除了路上能够看到不少高眉深目的维族人以及哈萨克族人外,陈凤霞一打眼还以为自己已经回家了呢。

为啥?因为这里有大片的水塘,水塘上还种着菜,有水芹菜、空心菜,还有生菜,颗颗长得生机勃勃,茎肥叶嫩。塘里养着鱼,站在岸边就能瞧见青黑色的鱼背。

陈大爹高兴地喊:“你们也在水面种菜了啊?”

张副县长陪着穆总一道过来,见状笑道:“是啊,我头年过来时就在这边试点。我让承包鱼塘的农民把水面租给我,不用管我的菜。当时我种的是水芹菜和空心菜,一年收了五茬,比一般蔬菜可是多了两茬呢。我跟你们说,当时鱼塘主人割了菜去卖,得到的钱我俩对半分,最后比我两个月工资还高。”

嚯,够可以的了。在新疆种菜,只要你有门路卖出去,那也是很挣钱的嘛。

陈敏佳一本正经地建议张副县长:“你可以在稻田里养鱼养龙虾养泥鳅的,我爸他们就养的很好。”

张副县长哈哈笑:“那可不行,克斯县这边没什么水田,只能搞旱地作物。”

他转头朝穆总笑:“你的棉花田旁边的灌溉水源也可以在水上种菜,我们观察发现这就跟土地有植物覆盖一样,水分的蒸发速度会降低很多。”

穆总笑着摇头:“不,我不打算再承包土地,我只跟合作社签合同收购棉花就好。”

大家又都同情地看着张副县长。看吧看吧,你光顾着高兴电视机组装厂即将落户克斯县,都忘了工人进厂上班以后没人承包田亩种棉花了吧。

这人啊,世间安得两如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总要有所取舍的。

穆总微微笑:“这节约下的精力挣的钱,我准备捐给学校。我想打听下,我要捐三十万给克斯县的小学,应该将钱交给谁啊?”

哎哟哟,张副县长,看你现在要怎么办。人家都捐这么多钱了,你要是不解决剩下的几千亩棉花地的种植问题,你要如何是好哦。

晚饭就在村里吃,吃的是塘里的黑鱼,水上的空心菜,水芹菜和生菜。黑鱼切成段,和酸菜还有辣椒一块儿烧,炖的很入味。空心菜和蒜泥一块儿炒,水芹菜凉拌香干,炝炒生菜。

除此之外,桌上还摆着酸辣土豆丝,加了西红柿的那种,超级下饭。还有道煎蛋味道相当独特,郑明明吃了好几口,才敢确定里面裹着的馅料是剁碎了的茄子茸。

陪大家一块儿吃饭的村长就哈哈笑。因为信仰问题,他们家不能进猪肉,但他本人又是吃肉的。后来他还是跟兵团的人学了一招,茄子剁碎了煎蛋,吃出来的就是肉味。

三个姑娘一人一筷子,仔仔细细品尝了回,感觉的确有点儿那意思。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吃牛肉跟羊肉,她们居然瞬间混乱,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猪肉的味道。反正,你感觉是,那就是呗。

村长颇为诙谐,在饭桌上说了不少趣事活跃气氛。什么他年轻的时候听说种苹果挣钱,可惜自己不会种,又不好意思问人,就偷偷跟着隔壁的人种。人家是从甘肃过来的,会种一手好苹果。隔壁做什么,他跟在后面学。结果有一次隔壁不小心搞错了,糟蹋了苹果树,他也跟着咔嚓剪树枝,剪到一半听到隔壁懊恼声,可把他给心疼坏了。

大家听得哈哈直乐,谁让他不有话当着人面说。

吃完饭,外面的天还亮堂堂。村长陪着大家一块儿出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强调:“县长是个好干部,不糊弄人的。我们都放心,你们也放心。”

陈凤霞听得啼笑皆非,这是要他们放心大胆地掏钱给张副县长吧。她才不接这茬呢,她就一笑应万变。

穆总也不说话,脸上表情就没动过。

倒是村长不觉得尴尬,依旧自说自话。张副县长就一个劲儿地表示,自己没做什么。村里有进步,全是大家伙儿辛苦劳作的结果。

两人一唱一和,都走到车子边上时,迎面走来一个白胡子老头,笑着朝村长说了句什么。

村长立刻拍脑袋,兴致勃勃地转头看远道而来的贵客:“哈萨克人家做喀拉萨本呢,你们要不要去看一看?”

陈凤霞顿时来了精神,先前她还托余老板打听中亚地区这种哈萨克族的土肥皂有没有市场,今天就能够亲眼看到这种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肥皂的制造过程了,她当然要去看。

不仅仅是她,就连苏莱曼都充满了好奇心。这种老肥皂掌握技术的人不多了,连他自己也只是好几年前用过,但从来没见人做过。

陈凤霞笑着扭头问穆总:“你要不要一起过来瞧瞧?”

现在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穆总可有可无地点点头:“那就去吧。”

要出去得动作快点儿去。现在又是洗发水,又是洗发精,还有洗衣粉跟各种香皂,做喀拉萨本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这玩意儿还不是你想什么时候做,就能做,你得找到原料,就是那些特殊的植物。否则的话,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好在他们运气不错,到人家里时。主人正在院子外面忙着做这种传统的手工皂。

角落里堆成山的植物叫“阿拉伯塔”,是用来做肥皂的草药,已经晒干了,灰扑扑的,瞧不出本来面目。

距离阿拉伯塔十几步远的地方起了火,但不是烧草木灰,而是上面架了口锅。灶台拿石头垒起来的,锅底下烧着晒干的牛粪,火苗叫晚风吹得呼呼往上蹿,红彤彤的,热烈的很。

做肥皂的老头背都佝偻了。他将盆里的油脂舀了两碗倒进铁锅里,没一会儿,油脂就冒出白烟。然后他又往里面倒了种灰白色的浓稠液体。

围观的客人吓得赶紧往后面躲。

好家伙,这可是水滴进了热油锅,要炸起来的。

结果油锅并没有炸,而是沸腾出很多泡沫。老人的助手就拿着根大木棍,在锅里头不停地搅拌。

助手搅了足足有10来分钟之后,老人才默不作声地端来一盆墨绿色的液体,撒进了锅中。这液体像是有魔力一般,锅里的泡沫更大更沸腾了。

如此重复了足足5趟,锅里的混合物粘稠起来,变成了茶色。做肥皂的老头混合物铲出来装在纱布里,搓成球状。

村长在旁边解释:“这个凝固了之后,就是喀拉萨本,做好了。”

陈凤霞数了一下,一锅12个圆球。按照一天能够做4~5锅的速度,那么一个团队最多只能做60个。不行,还是得流水线作业,这样才能完成商品生产的需要。

三个姑娘对墨绿色的液体充满了好奇心,一直围在旁边看。她们怀疑里面泡的是另外一种草药,只是搞不清楚具体成分。

郑明明还蹲在地上,凑近了闻了闻,感觉味道有点怪怪的,应该不是薄荷的汁液,反而有点说不出来的味道。

先前领他们过来的老头笑着说了句什么。村长在旁边翻译:“不要凑上去闻了,又不是什么宝贝,马粪泡水而已。”

郑明明立刻往后退,伸手捂住了鼻子,然后惊恐地看着她妈已经豪气地买下的10块肥皂,赶紧阻止:“妈,肥皂里头加了马粪。”

天啦,刚才她还闻了半天。谢天谢地,得亏她没有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不然她真的得疯掉了。

陈凤霞手一哆嗦,差点将手上拎的袋子直接扔地上。娘哎,这又是什么神奇的玩意,好端端的加什么马粪。叫人怎么用啊。

比起惊慌失措的陈老板,见多识广的穆总的反应可淡定多了。后者还微笑:“这不足为奇,日本艺伎用鸟粪护肤是传统。就是咱们中国,据说慈禧太后当年的玉容散里面就有雏鹰和雏鸡白。”

啥白,不就是粪便吗?

陈凤霞目瞪口呆,感觉广大妇女同志为了美容,真是什么都能豁出去,连鸟屎都能往脸上抹。

不过这句咱们中国听着可真叫人心里头舒坦。

于是向来抠抠唆唆的陈老板难得大方了一回,主动将准备带回去当礼物给亲友的哈萨克族手工土肥皂递了上去。

她看着穆总,露出真挚的笑:“送给你了,穆总。现在这东西做的人少,外面可不好买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