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拓跋徳当年定下的娃娃亲,就是拓跋二里部族长的小女儿丘穆陵兰。但遗憾的是,丘穆陵兰长大了以后,钟情于拓跋五里部勇士赤必黎,看样子是不打算履行婚约了。当年拓跋徳离开部族出外闯荡,未必就没有因为这件事芥蒂在心头的原因。
就在两年前,鲜卑拓跋之前的领地遭受到了外来人的觊觎,在西戎的支持下,吐蕃人悍然向着这边发动了强大的攻袭,对方背后乃是有着一国之力的支撑,抵挡得了一次,哪里抵挡得了二次,三次?
结果吐蕃人选择的进攻方向却恰好是拓跋三里部的地盘,偏偏因为林德的离开,三里部也是五部当中最为衰弱的一个,好不容易才在其余四部的帮手之下,咬着牙打退了吐蕃人进攻,但伤亡极其惨重。
这一战之后,三里部的人也看清楚了其余四部出工不出力的真面目,果断就宣布要东迁。
剩余下来的四部却是暗自心喜,估算了一下联合起来的实力足以应付吐蕃人的进袭,因此也不阻拦三里部,在游说吸纳三里部那些犹豫不定的族人留下来的同时,已经亟不可待的瓜分了拓跋三里部离开后留下来的草场。
然而第二年卷土重来的吐蕃部族,得到了西戎举国之力的援助,人数却是上一次来犯的三倍!!足足三万余骑!!
所以留下来的拓跋四部顿时傻了眼,但是在这样的军国大势面前,傻眼有什么用?拓跋五部联合起来,甚至将老弱妇孺都拿出来顶上去,也就只能对付一万五千骑吐蕃人而已。三万余骑携着强势来袭,那是存了杀鸡给猴看,碾压示威的意思在里面了。
这一战的结果毫无悬念,鲜卑拓跋剩余下来的四个部族被重创,只有少数人逃走了出来。
所以,率先撤退的拓跋三里部虽然先遭受了重创,又在宣布东迁的时候被人挖墙脚,撤走的只有不到三千余口,但是搞到最后,反而在五部当中成为了最强盛的一个部族了。
林封谨听到了这里,忽然道:
林封谨说到了这里,那两个女子已经是用难以置信的眼神望向了他,简直就像是望着鬼神一样,林封谨接着道:
“老黎根去的那个部族,必然就是内乱之后,依然还忠心耿耿于你家的那些部众。他们的财物牛羊应该大多数都被叛乱者掠夺了过去。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这份忠诚实在是难得。”
林德点点头,忽然迟疑的道:
林封谨却是笑了笑道:
听到了这些事情,林德此时更是恨不得长出双翼,飞回拓跋三里部去!林封谨也是很干脆的跳上了马,然后带上了娜热道:
二女立即容失色,林封谨淡淡的说出来了两个字:
而在内乱发生的时候,其余四部的贵族也知道斡离这人智谋高绝,便抓住了他不善战的弱点将其先下手软禁住!接下来才发动内乱,果然得手,而拓跋甄中了一记冷箭,冷箭上面有狼毒草的毒液,缠绵病榻,估计是撑不了多久了。
乃是他的妹妹拓跋甄的夫婿,此人叫做“斡离”(流浪的意思),本来是个不知道从哪里流浪而来的牧奴,在大雨滂沱当中高烧欲死,却是被拓跋甄给救了回去。
“那她们两人........?”
“三里部接纳了这些人以后,他们搅在了一起,习惯了手握大权的他们时间一长,必然就会心有不甘。偏偏三里部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名正言顺,威望足够能够压得住的领袖--------你的父亲算得上一个,可惜去逝了。你林德算得上一个,可惜并不在部落当中。这样一来,内乱自然是顺理成章。”
“内乱。”
林封谨笑了笑道:
此人在武事方面很是一般,却是在内政方面十分了得。林德当年离开部族以后,他空出来的位置是由拓跋甄代替兄长来占着,族中的事务是由几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共同商议着办理,所以拓跋甄采纳了他的几个建议以后在族内实行,效果居然是出奇的好。
当吐蕃人悍然来袭以后,族中的老人也是病的病,死的死,渐渐凋零,拓跋甄不得已掌握了族中的大权,在斡离的劝说下决定东迁。接下来的事情和林封谨推断的几乎是一模一样。
娜热和敖敦两人也不是什么歼细,而是丘穆陵兰知道三里部现在生活困窘,十分艰难,所以特地派过去照顾拓跋甄的,她们也没做出来什么出格的事情,不过被人猜忌总是有的,若不是拓跋三里部确实是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也绝对不会行此下策,将她们两人卖掉。
“把她们两人给我看住了!”
“不知道。”
“这其中的事情,我估计你问她们也不会说的,但是,你以为你们不说,我就不知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