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之上,此时一共是六观十一庵,香火茂盛,陈散他们这群人的势力也就只能影响到一观一庵,这听起来有些难理解,不过林封谨是从东林书院出来的,对于派系林立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由此可见这群人在茅山上的势力也算得上中等。
“倘若是我的话,那么在走出雾区之前就一定会下手了.......”林封谨在心中暗自道:
所以他们进山之后搜寻妖怪巢穴所在的地方,也不是按照寻觅妖怪的那一套来的,而是先打算登顶,对周围的地势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利用堪舆那一套来寻找最适合鬼物生长**的地点,进一步来对其进行搜索。
更有特异之处的是,这木魈可以与草木,鸟雀沟通,所以有它领路也绝对不会存在什么迷路的问题,加上它需要进食的时候,直接站在原地,将根系扎入大地就可以吸取养分,同时也不用休息,乃是天生的哨兵,因此有了这木魈做向导,可以说在丛林当中真的是若出入闹市一般轻松,这茅山派的诸人也确实是有几把刷子呢。
“这位青先生乃是一株五百年道行的木魈,却是无意当中与本门有缘,在三百年前救了本门的掌教,自此被供奉在我们茅山当中,只是它老人家运气不好,在渡大天劫的时候失败了,多亏掌教出手护持,保持了它真灵不灭。”
最初那人打出来的橙子大小的黑色圆球刚刚脱手不到一米,便啪啦的一声炸开,正是一张黑色的绳,呈现出铺天盖地之势,一下子就将那几只黑影在了其中,另外一人的符咒已经射出,在空中炸出来了一个大大的“缓”字,将那里的空气都变得格外的浓稠。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是登高远望堪舆什么的,就连确保自己的人不在这云雾当中失踪都相当不错了,并且在这样浓密的云雾当中,因为云深露重,就连点起篝火都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所以带队的徐朽道士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会儿首先就下令,顺着原路返回再说。
趁着这个当口,陈散便对林封谨道:
“这青先生乃是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妖鬼,所以天生就可以知地理,明方向,做掉了它,就相当于灭掉了我们这帮人的眼睛耳朵!哼哼,还好我早有预备,在路上休息的时候就以服药为借口,洒下了有混合了麝香粉末的标识,就算是这木精出了什么事情,也可以轻易的找到来路。”
“我是师尊出来办事,要上山除妖,所以特地唤醒了青先生,请您为我们开路,事成之后,当供奉一年香火,绝不懈怠。”
紧接着这化作木魈的青先生就在前面引路,它的动作看似僵硬,但所过之处,草木居然是纷纷趋避分开,自动露出了一条大路来,等到人走过后才恢复原状,什么虫豸小兽都是无处藏身,林封谨身边有土豪金跟随,自然不怕什么毒虫,但见到草木居然自动走避,形成道路,忍不住也觉得十分方便。
“我们往往在出外办事的事情,遇到山地复杂的环境,就可以请一块青先生渡劫时候遗留袭来的残骸碎块,将其种入合适的大树体内,青先生自有真灵赶来,就会再次化为木魈开道,虽然道行不高却能够驱使草木趋避,在山中行路却是十分方便。”
林封谨听了这话之后,忍不住也是啧啧称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没想到除妖捉鬼的茅山门派,其实和妖鬼之间也不是那么决绝,而显然是打着利用的心思。他又问了问供奉香火,却是特地给青先生在茅山的道观里面摆放个排位塑像,说是本山山神的灵位,然后自然就有信众前来供奉。
接下来那名**打出来的“缓”字符咒乃是令敌人的速度大幅度下降的辅助类符咒,中者要想挣脱缚尸更是难上加难,持盾的**则是可以保证意外发生的时候,那两名**有所防护退避的地方,还有一名严阵以待的**后备,随时可以接应。
很显然,这四名**当中,至少有两三人都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了,他们的这组合可以说是十分严密,攻防一体,就算是再出现两三群怪物并且还没有后援,也可以全身而退,可见其训练有素。
眼见得浓雾当中再也没有动静,一干人都去看那被黑色的绳捆住的黑影,仔细一看,却是一只只乌鸦,双目赤红,体型十分庞大,可以说是几乎其余地方的鸟兽罕有能及的,这些乌鸦在中依然是疯狂的扑腾着,甚至可以说有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坚决。
林封谨的鼻翼扇动了两下,忽然皱起了眉头:
“这气味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