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打出的这招看上去和洪元的真龙之刃很相似,都是龙形气劲,都有火焰附着。
只不过一个刀意森森,一个剑气凌然。
刀剑之争!
在场众人脑海中都闪过这样的念头。
刀与剑,常常被人用来作对比,而刀剑之争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过去的四大宗师中,洪元用刀,兰心用剑,空见和呼延蛮都不用兵器。
论刀法,洪元自然是天下第一人,但兰心虽然被称为‘救世道剑’,却并不以剑法著称。
世人承认她大宗师的身份,但很少有人会提起她时会说她剑法天下第一。
而且洪元和兰心两人不会真的作生死之争,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刀剑之争’。
而现在李行和洪元交手,代表性就很明显了。
作为传说中的‘剑仙’,有过一剑破尽世间招式的传说。能御剑飞行,飞剑取人头,有一剑挡万军,一剑斩千骑等一系列战绩,李行如果站出来说要以剑道魁首的身份和洪元一战,这世间绝大多数剑客都不会有异议。
现在,两人即将上演一场刀剑之争!
逆星河凝聚而成的剑气首先撞上真龙之刃,无数剑气崩散开来,射入真龙之刃的龙鳞之中,碰撞出道道火。
随后是被真龙之焰覆盖的降龙气劲撞了上去,这一次率先崩散的变成了真龙之刃!
“嗯?”
洪元有些意外地看着那道降龙气劲,他能感觉到这道气劲对自己的天子龙气存在明显的克制。
降龙十八掌,天子龙气一样可以降!
从绝对的力量上看,经过多种加持的降龙气劲依然不如有天子龙气加持的真龙之刃,但因为降龙气劲对天子龙气的克制,所以这一击李行和洪元平分秋色。
“哼!”
洪元心中对李行的厌恶进一步加深,他一步跨出,主动选择近身作战。
下一秒,无数天子龙气附着在他身上,宛如为他披上了一身战甲!
李行身形瞬间掠过十几米的距离,和洪元展开对冲,随后右手持剑一剑刺中洪元的胸口。
嗡——
声若洪钟大吕,李行这一剑没能刺破洪元身体表面的气运铠甲,而洪元则以一记手刀斩向他。
紫色的刀芒闪过,李行以独孤九剑的破气式和破刀势相结合,瞬间寻找到刀芒的薄弱点,然后施展太极剑法化力。
最后他开启‘世如苦海’特性,借助空气完成一个违背常理的变向,躲开洪元的攻击,来到对方身侧,一剑还击!
洪元不闪不避,任凭李行刺中自己,紫极剑在气运铠甲上刺出一团火,而洪元则一记手刀又斩了过去。
李行故技重施,又一次化力之后凭借绝世身法躲开这一刀,然后反击。
就这样,两人在广场上你来我往,眨眼间就交手了二十多招!
观战的众人看得目眩神移,无论是李行所用的剑法还是洪元施展出的刀法,都精妙绝伦,展现出了极高的武学境界。
“李剑仙施展的剑法和先天宗的剑法有些相似,都暗合天地阴阳之道,以剑法演绎阴阳转化之理。”
有一位剑法名家忍不住评论道。
“依我看,李剑仙的这套剑法比先天宗的那套剑法更加高明。”
“我觉得李剑仙的眼光和境界更高明,每每都能最合适的角度切入,找到对手刀势最薄弱的点。”
“这就是破尽天下招式的独孤九剑吗?”
“李剑仙的身法也不可思议,简直违背常理!”
“.”
在场的武林人士们都对李行的武功赞不绝口。
洪元的强大是理所当然的,对方毕竟是打服过天下高手的大宗师。之前无论是手持神兵的玄苦还是能一人成阵的空见,都没能像李行现在这样和洪元打得有来有往,众人此时才是真正认识了这位‘剑仙’。
“剑仙的实力恐怕已经在另外两位大宗师之上了!”
这一刻,许多人心中都闪过这样的念头。
其实空见的战力比现在的李行还要高一些,但他选择的战法太过被动,以至于场面远远不如李行打得好看。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初在延城轮道,兰心和空见可是都输给了李行的。
只凭这一点,在很多人心里李行就要比另外两位大宗师强!
一个是四大宗师之首,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帝刀’。
一个是论道赢了两位大宗师,又斩杀了‘兽神’的‘剑仙’。
两人这一战,可谓当世最强一战!
李行一闪而逝,又是一剑,剑尖突然绽放出一朵紫金色的莲。
业火罗汉劲!
平均打出十次伏魔劲才能凝聚出一丝业火罗汉劲,而这一丝业伏魔劲依然可以继续在体内累积,只不过业火伏魔劲累积的越多,对自身经脉的损伤就越大。
李行通过之前的交手,已经将业火伏魔劲累积到了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此时全部爆发了出来!
紫金色的莲在洪元胸前炸开。
轰——
狂暴的气劲朝四周扩散,两人脚下的底板都被碾成粉碎。
洪元身体表面那一层气运铠甲不断颤抖着,甚至出了道道裂纹,但随着真龙玉玺中源源不断地涌出的天子龙气,最终气运铠甲依然没有被破开,而是恢复如初。
洪元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除非李行的瞬间杀伤力可以一下超过真龙玉玺修复气运铠甲的速度,否则李行就没法伤到他。
他只凭这层气运铠甲,防御力就比拥有太极剑法+斗转星移+金钟罩的李行还要强大!
被巨大的震动弹开的洪元对李行招了招手:
“再来。”
求月票
推书:
《满级考古大师》顾屈
考古工作者,一个神秘而又让人好奇的职业,一个每天与祖先朝夕相处的职业。
刚从考古系毕业的陈翰,手握一把探铲,跌跌撞撞的撞进了这个不为常人所知的世界。
前辈告诉他:
“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
“漫漫星河,几代人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不断探索。”
“是对中华文化的解读、还原和传承!”
“听,先祖们在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