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大地在颤动,这谁敢留下啊!
科举再重要,至少每三年就有一次,这次考不过还有下回,命可就只有一条!
上一次开封地震,是1037年。
他露出狂喜,体内不甘的声音终于消失。
左右官员也恍然大悟,纷纷夸赞,有心者更是留意黄裳所在的考场。
不过屠夫虽然站着,但意识似乎陷入昏迷,听不到那如野兽般的呼吸声了。
硬接这绝对有二星级的爆发攻击,这盔甲的强度可想而知!
之前他提笔写下两字,不是易经八卦,而是华夏!
他不仅双臂扩张,三米高大的身躯,更在不断缩小。
一会儿看试卷,一会儿又看向外面,显得犹豫不决。
但他们的是官,身负职责。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屠夫!
待得光芒散去,道士和霞慧看到,道道流光,重新蔓延在盔甲的纹路上。
“他要挣脱盔甲!”
直到一道从容不迫的挺拔身影印入眼帘,范镇才眼前一亮,特意对左右示意,独自走入,看着整个考场唯一端坐的黄尚,在不紧不慢地检查试卷。
尤其是策,一个字一个字推敲,确定其中没有错漏,同时也没有犯任何忌讳。
屠夫的情况,恐怕也有几分类似吧?
博纳四方,教化蛮夷!
由于绝大部分考生都交卷了,剩下的编号就十分有限,即便糊名誊抄,黄裳的卷子也能大致确定。
于是乎,身高变为一米九的屠夫,终于将盔甲撑开到极致。
一窝蜂地往国子监外涌。
确实也有些不要命的考生,依旧在考试。
而洞内并没有完全塌陷,还有一具庞大的身躯顶住。
区别在于,剑与盔甲的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穷凶极恶,而是有股堂堂正正的威势。
此时互视一二,心照不宣地移开视线。
以范镇的老道,自然能看出黄尚是真的岿然不动,而非假装镇定,不由地抚须一笑。
在场的有些考生,那时甚至还没有出生,对于地震这种天灾,只停留在印象中。
而无忧洞里,已是土石崩塌,烟尘四起。
屠夫的喜色很快凝固,最后转为惊恐。
虽然天子还是仁宗,但已经过去了26年。
范镇却不信邪,一个考场一个考场看过去。
考官们离开后,黄尚眉头一动,也不紧不慢地起身交卷了。
道士猜测的过程中,屠夫与盔甲,进行着艰难的角力。
随行的官员不敢吱声。
道士沉默了。
你想要?
胥吏查了后,赶忙答道:“是黄裳,字晟仲,荆湖南路永州人士。”
但这些考生的神情,也极为不安。
出来后,他询问考场的胥吏:“此人是谁?”
确实,一股文气,如九天银河冲刷下来,直轰入屠夫的头顶。
霞慧沉默了。
屠夫也沉默了。
费半天劲,一通操作,图啥咧?
只为换个主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