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省元
对于宰相之运,黄尚很快理解。
韩忠彦和蔡京都是宋徽宗时期的宰相,能做到宰相这个位置,无论是家世所助,还是自身能力钻营,都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走向。
说他们得气运所钟,是没有毛病的。
而主神殿,好似对于这种虚幻的力量,最是渴望。
对于轮回者个人而言,他们喜欢的是神功秘籍、天材地宝、神兵利刃还有剧情强者的契约。
但主神殿布置的任务,最终目的则是直指龙脉气运之类的存在。
要怎样获得这种力量?
改变历史或剧情走向,就是一个最主流的办法。
比如无缺和夜莺毁去了明教在荆湖南路的分舵,明教十数年心血付之东流,间接影响到多年后的方腊起义,这就是影响了历史走向,获得了主神殿的奖励。
这一位是如今的四千多考生中,最受关注的一个。
不过很快,他的脸色缓和下来。
以往能参加省试的,都是各地的尖子生,一些低级错误是很少犯的。
我这人就是心太软,都骗出感情了。
他们知道,最后一批交卷的黄尚试卷,必然在其中。
但这一回,低级错误明显增多,显然是慌乱之下所为。
可如果是他们提前离开世界,回到主神殿里,大家说起来,就变成了我们差一丁丁点就应有尽有,谁知道提前回归,才错失黄裳这一代宗师。
不多时,他们就微微皱起眉头。
当然,如果黄尚的学问真的不行,他们傲骨铮铮,也不可能硬抬上。
众位考官手脚麻利,用朱笔在一张张试卷上批改着。
省试不比解试,也不比排名的殿试,是审核最严格的一关。
就在刚刚,由于国子监震动,范镇入宫禀告详细,官家问起,都对黄尚一心考试,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态度,很是赞赏。
黄尚有点明白了。
如果是热血号召,要与交趾开战,他就要主张将之黜落,毫不留情。
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尝试,将这第一批进入的轮回者,提前送出去。
想是受了地震影响,这一科的卷子错漏率远比以前要高。
抱着这个疑问,黄尚沟通万能卡。
范镇就喜欢这种落在实处的文章,养民强民,正该如此。
轮回者和剧情人物,其实就是双方的兵。
脑海中转动着各种心思,考官们开始阅卷。
那未来的奸相就没了。
但再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试卷,范镇却又犹豫起来。
只要两广的田地能尽可能多的开发出来,出产丰富,大宋对岭外之地的控制力就能上一个台阶,以此为跳板,整个南海地区都在辐射范围之内。
以范镇为首的一众考官,早已恭候多时,查验起文轴外皮上的印章,见印文严丝合缝,点了点头,在回执上签了名,画了押。
其中灌园小儿反复出现,更是故意让他听见。
不要小瞧这一句称赞,意味着在数千学子中,官家对他有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黄尚终于明白了,主神殿和诸天世界之间的博弈,远比想象中单纯的入侵和防守,来得激烈。
这话就是他所言。
可有轮回者参与,若是发生朝代更迭之类影响全世界的大事,世界的气运就会被主神殿掠夺。
尤其是这第一批在剧情开始前,就进来的。
开始改卷。
连中三元!
与此同时。
但如果轮回者们自己提前离开这个世界,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啊!
如此一来,改卷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其上所言,都有根据,显然是实地考察过的。
那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也很清楚了,黄尚被诸天世界视为自己人,他怎么改变都无所谓。
有鉴于此,他很不喜欢夸夸其谈的狂生。
省试的改卷时间很长。
并非人手不够,而是每一环都要够精够细,反复核实。
“在被主神殿攻破屏障时,世界意识就被伤害,陷入了半沉睡状态,但还是有一定的反抗本能。”
比如蔡京这样还没发迹的士子,轮回者真要杀他,只要查到住址,晚上翻墙入室,轻而易举就能办到。
……
就这么一轮轮审核,细致入微,整整三日后,试卷才交予范镇评判。
已经有人开始批改最后一摞试卷。
看着同僚们的神情,范镇就知道,这疑似黄尚的卷子,必然是很有水平。
关键的是,有没有外力干涉。
下意识,就认真了许多。
不过由此,黄尚又想到一个问题。
……
范镇早年赋诗论文,蜚声京华,对于诗赋这一块,最是重视。
世界反抗意识。
所以当发现这张试卷谈的是广南西路问题时,范镇眉头微微一皱。
试卷堆积了起来,刚刚送来的,是最后一卷,放在了最上面,众考官眼神飘过去,又心照不宣地收回。
而且直接拒绝,无缺许悦等人回到主神殿,跟别人一传,费偌大的心血,一无所有。
“如果轮回者肆无忌惮地杀戮气运所钟的人物,它就会让气运之力爆开,将轮回者强行送出,甚至同归于尽,一拍两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