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三元魁首,也没有第一年就外派的道理。
正常情况下,进士一年一考一迁转,黄尚就算考核全优,每年都升一次官,至少也要在京城三年,升到七品朝官,才有资历,外派任知州,主政一方。
赵顼知道此事已定,看着不远处人比娇的宫女,突然道:“先生尚未娶妻,在离京之前,是否要找一户好人家,解决此等人生大事?”
赵顼眼中露出赞叹:“先生的浩然正气,真是神妙无双啊!”
这一次是不得不回去了。
这一日,黄尚和赵顼,正在宫中赏雨。
黄尚看着一朵在雨水的冲刷下,越发显得清新可爱的儿,伸手一招。
没了后顾之忧,黄尚抵挡了一周的催婚攻势后,告别二老,再度南下。
所以种师道才有言,留在京城的时间不多了。
在许多人眼中,这不是好事。
十九岁的省委三号。
这下有了知州之位,再兼任转运副使,就大不一样了。
状元的文章是公布的,供天下人学习,黄尚那篇经略两广的文章,自然也就被众臣反复研究。
谁料酒宴未完,一份急报,就打破了广西的平静。
这才确保了安稳的生活。
其实,黄尚原本没法任邕州知州。
……
那细细的雨丝,落在刚刚生发的树叶上,无声无息,只有从屋檐上滑下来的水流,才在石板上溅起绵绵不绝的水声。
正是范镇为首的一行学士。
正如种师道预测的那样,弄个大官当当。
黄尚的到来,也早已传遍了广南西路的官场。
春雨绵绵。
何必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
“广西第三号人物么,这个官真够大的……”
……
不过这不影响赵顼的狂热,以致于平日里不会说的话,现在也掏心窝子了:“先生真要去广南西路?我实在是不舍!”
天子大为感动,柠檬精欢天喜地,职务上也就做出了让步。
现在,他不再是游学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主政一方的知州。
……
回到家中,黄尚也发现,无缺和夜莺确实费了心思,将那时从明教手中夺回的土地,有规划地转移到了黄家,不仅成为了永州的富户,还与官绅有了利益关联。
黄尚笑笑,挥手散去。
赵顼怔住,片刻后,眼睛大亮:“此言当真?”
五月,黄尚出开封,一路南下,第一站就是湖南的永州老家。
而赵顼还是中二的年纪,表面再沉稳,对于这种力量也是极其渴望和好奇的,黄尚就将浩然正气的诀窍传授给了他。
毫无疑问,赵顼屁都没学会。
广西位于大宋边境,与两个国家接壤。
所以现在,在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首相推动下,许多臣子就以各种理由上奏,要将黄尚外调,实现他的“理想”。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首相,希望让黄尚单任转运副使。
桂州知州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杨兴、容州知州兼广南西路转运使沈起,率一众官员迎接。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官场上的算计,确实阴毒,但不仅赵曙不同意,朝官之中,还有一帮相助黄尚的官员。
再暗地里使使坏,让黄尚毫无建树,过个几年灰溜溜地回京,到那时,天子对他的感激和欣赏,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升官慢下来,泯然众人矣。
如果一个人回到家甚至在睡觉时,都要时时刻刻伪装,那么精神很快就会崩溃。
和后世一样,京官当久了,其实许多官员都希望外派,在地方任职,主政一方,有了资历后,再回到京城。
地方主政养望,中央御史弹劾,是公认的升官快车道。
(周一求推荐票!)
感谢书友“枫叶神族”的十万赏,成为本书盟主,感谢书友“天晶浑天宝鉴”“平台居士”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