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凯旋
大理国。
石门关。
这在后世变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现在还是大理国的屏障之一。
而遥望着远处的吐蕃军队,段正明和段正淳的神情却很镇定。
不是因为他们身后气息衰弱,完全是搬出来充脸面的天龙寺众僧,也不是杨义贞死后,各部重新拥护段氏皇位,勉强凑出来的数千士兵,而是因为一个人。
屠夫!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手持巨剑的屠夫,立于石门关前,已经打退了吐蕃的两轮攻击。
是的,他一个人,打退了吐蕃近万兵马的两轮攻势。
即便有忘恩负义的嫌疑,但这位高僧坚信,皇位的更迭与大宋牵连得太过紧密,绝非好事。
所以这位巨人没有结束,而是依旧大踏步地往前追去,直至进入吐蕃境内。
至于大理太子是黄尚救回来,没他们什么事,这没关系。
此行大理,收获满满,在段正平段正淳依依不舍的送别下,黄尚并未休息,带着逍遥子重新回到了关寨。
所有大理人如释重负。
“结束了。”
但很可惜,枯荣不知道,黄尚的手中,正握着大理的国运,他已经钦定段正明,且段正明也将全力维持他在大理的利益关系。
哪怕微不足道,但只要能证明,他们是天朝上国的子民,而非朝不保夕的小民,就足够了。
屠夫也站起身来。
毕竟他们是主官,就算再昏庸再无能,手下立功时,也要算上功劳。
黄尚端坐在马上,看向邕州衙门。
杨兴心中也不知作何感想,有这样的三号,他们一号二号当起来可不自在。
有此大功,先前的败阵就算不得什么,反正一旦真正决定对大理用兵,朝廷很快会派军来此,之前的损失反倒成了小事。
所幸还是有好消息的。
在这里,黄尚看到了游师雄,也看到了王舜臣和麾下的五百多禁军。
枯荣大师此意,是将此事抬到两国层面。
以杨兴和重伤初愈的沈起为首的一众官员,看着他身后乌压压的数百禁军,露出无比复杂的神色。
是这个人,将他们硬生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段正明段正淳吐出一口气。
当看到黄尚和逍遥子一人一骑,如同那一日出关时,披着夕阳的余晖,这么悠然归来,所有禁军的热泪都涌上眼眶。
不可置信居多,欣喜也有不少,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人死于蛮荒之地,但也有人细细观察那些禁军,恨不得黄尚是从哪个小村落里招来的村民,伪装成禁军冒充功绩。
这些资源进入广西,才能使之飞速发展,成为整个西南的重点,辐射周边。
身躯开始膨胀。
眨眼之间,他又变成了巨人,手持巨剑,迈开双腿,冲锋陷阵。
突进!突进!再突进!疯狂突进!
眼见一天即将结束。
太阳西下。
段正明即便再沉稳大气,得了这份暗示,眼中也不禁露出惊喜之色。
正常情况下,确实如此。
不远处的山坡上,鸠摩智和慕容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向着黄尚遥遥行礼,跟着屠夫的步伐,一路往吐蕃而去。
但悲哀就悲哀在,这个要求,往往都很难达到。
“黄运使,实乃天人也!”
因为这个刺头,在整个西南都很有名,不可能是假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