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里少了两个,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猴子牵着白马,白马背上驮着佛经,一路往南瞻部州边界而去。
但明明真实的时间,才过去了一天不到。
三藏看着他,察觉到了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但还是道:“悟净,说吧,我不怪你!”
尤其是这小长安之劫。
笑容里既有重逢的甜蜜,也有分别的苦涩。
好像无论怎么样,都是不错。
拦住他的,却是八戒。
一条水道,铺了开来,延伸向对岸。
每一位的眉宇间,都露出思索之色,仿佛历经人世沧桑,需要沉淀。
三藏看着八戒,有些欣慰。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八戒道:“俺当时问那些兔子,才知翠娥早已下界,后来反复推算,才明白了她的一番苦心,是天庭不允私恋,特意下凡结成连理,不料俺老猪运道不好,成了这副模样……”
三藏露出不舍,轻轻拍了拍他的猪头,八戒褪下僧袍,一步步向着高家庄走去。
小白龙寻找的是振兴龙族之法,入佛门也是看上了佛门的大兴,可最终他明白了自身所求,不在此道,自己回答了心中的答案:“我求的是寂灭果,了的是三世心。”
从此以后,佛门少了一位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四海多了一位真龙。
说罢,他纵身而起,化作一条大威白龙,蜿蜒高飞,向着四海而去。
八戒看着猴子,露出了笑容:“猴哥真是明察秋毫,是的,我要与她相会,这些年她一定等我等得很辛苦……”
因此对于西方佛门,青牛有一份别样的感悟。
三藏自然想要阻止,可理智告诉他,佛不比寻常生灵,正是在死亡中追求生机与轮回。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定底沉。
自从沙僧离开后,他也想了许多,修行并非只在佛门之中,这些徒儿能有自己的理解,作为师父,应该给予祝福。
猴子麻木了,就见小白龙化出人形,来到三藏面前拜下,双手合十,问出了自己的问题:“我求的是什么果?了的是什么心?”
身上的金光褪下,狰狞的肌肉将僧袍撑开,头发渐渐变得赤红蓬乱,獠牙从嘴边探出,如剑刃一般,手持宝杖,凶威赫赫。
从此以后,佛门少了一位净坛使者,乌斯国界高家庄多了一位女婿。
只是相比起进入之前,精气神十足的传经团队,此时的他们好似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至于传经能不能成功,他是无所谓,成了恶心玉帝,不成佛门衰落,再无与道门抗衡的可能。
怎么说离开就离开了?
小长安的劫数影响,没有结束,反倒是更加深入了心灵,不断拷问他们的内心。
八戒来到三藏面前放了佛经,一如沙僧那时拜下,行师徒大礼,同时扪心自问:“我怕的是什么魔?畏的是什么妖?”
可白龙马也将佛经放下。
“去吧!”
据说连仙槎都不愿意到此,佛门莲叶也浮不起,想要过这流沙河,显然不能如通天河一般,打造船只通过了。
三藏听明白了那个“我”字,代表着沙僧问的是自身,而非真正的佛法,不禁沉默。
最后,陪伴三藏的只有猴子。
这份预感,很快得到了实现。
接下来的日子里,传经团队再也没了之前的欢声笑语,一个个沉默地往前走着,小白龙也化作白龙马,驮着三藏跋山涉水,邪王和青牛则默默远离,让他们独处。
青牛不禁发出感慨。
看着这呆子,往日里嬉皮笑脸,色欲熏天的神情不在,竟主动扛起了沙僧放下的佛经,猴子涌起了不好的预感。
下一刻,沙僧双手合十,释然一笑:“我修的无情道,念的是铁石经!”
三藏的态度慰藉着八戒两难的心情,他的泪水由衷地流下,自问自答:“怕的是心中魔,畏的是情中妖,师父,保重!”
眼见着目的地越来越清晰,猴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把拉住他:“呆子,你去那村庄作甚,莫不是里面有你的老相好?”
目标地点十分明确,直指高家庄。
他大吼一声,声音里前所未有的畅快自在。
当然,照目前看来,怕是难了。
沙僧望着三藏,缓缓跪下:“师父,我怕是不能陪你,去长安传佛了!”
终于,出了乌斯国界,抵达了海岸边。
所幸最终还是结束了,三无大师首先漫步而出,然后是三藏师徒。
这是对这一段传经之路的总结,也是对小长安的拷问。
“结束了吗?”
哦对了,还有如小山一样的佛经。
猴子瞅了瞅三藏,三藏瞅了瞅猴子,师父俩神情微妙,无招胜有招。
作为徒弟,最终还是由猴子无奈地挑起佛经,顿时一咧嘴,留下了感恩的泪水:
“沙师弟,这一路,辛苦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