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天帝开封神
两尊混元教主亲自出面,又有一场震撼此界的交锋,但那么大事情,落在朝歌中,却没激起半点浪。
仙与人的差距,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哪怕双方共处一世,并且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大商的贵族老爷们,依旧没把那破落学舍当一回事,真正关心的,还是各大诸侯的到来。
朝歌群臣,除了闻仲、比干、商容、黄飞虎等寥寥几位外,都与八百诸侯有着关联。
诸侯送礼给臣子,让他们在帝王面前说说好话,这是常态了。
因此每每新帝登基,收红包的好时机又来了。
虽然还在帝乙的服丧期,但大家已是喜气洋洋,满面红光,口袋鼓鼓,好似过春节一般,还没有人催婚问工资,美滋滋。
就这般过了整整几个多月的春节,帝乙的服丧期已过,闻仲入宫禀告:“殿下,八百诸侯已齐至。”
黄尚放下书册:“四大诸侯,谁最快来?”
闻仲道:“西伯侯姬昌。”
黄尚点头,不吝盛赞:“先生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两位公子能在他座下听讲,乃是幸事!”
因此落在黄尚眼中,这对父子的头顶,隐隐形成了一头顾盼生威的凤凰之相。
不过天界高冷,很少有回应,纵观大商六百年江山,也就是成汤开国祭天时,得到了天帝的呼应,誉为天人之应,慑服诸侯,为人皇正统。
学舍上方的书声琅琅,越来越洪亮,在一群父亲们或哀嚎,或欣慰的反应中,诸侯的下一代,年轻人睁眼看世界,诸侯的这一代,则齐聚登基大典。
是的,百姓并非日后的庶民大众,而是指商王宗室之外的贵族阶层,即各地姓族的族长。
“谢殿下!”
而各大诸侯里面,最具反心,也最怕中央政权的,就是西岐。
姬昌按照亲戚关系,其实还是纣王的姑父,但此时带着儿子伯邑考,恭敬地行了大礼,入座用宴。
至于后世所言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等,并非黄帝和神农所著,而是代代口耳相传,再由后人归纳总结所成。
姜文焕满身尘土,脸上也是黑不溜丢的,却是笑得很灿烂:“我与苏全忠比武,各有胜负!”
当然,越是大老粗,往往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身学问,笨鸟飞不起,就要让小鸟先飞。
尤其是当黄尚问道:“听说西伯侯仁德四布,信义素着,对待子民一视同仁?”
四大诸侯和中央政权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此次登基大典,表面上是庆贺新的帝王继位,实则是次摸底。
如果大商弱,那么昔日成汤如何反的夏桀,今日就能再度上演。
短短十天时间不见,昔日戴九云烈焰冠,穿锁子连环甲,腰系白玉带的小侯爷,已经一身文士长袍,长身玉立,挥舞着手臂,对着下方的平民进行激情澎湃的演讲。
即便坚持,大商和西岐之地的情况是不同的,也没办法一味模仿。
因此玄鸟气数固然浩大,借着微子启与纣王争位,却有可趁之机,反观西岐的凤凰气数将未来的西周,完全保护起来,堪称无懈可击。
很快,姜桓楚发现自己的儿子不见了,甚至都不再回驿站。
“陛下千秋万岁,大商国祚绵长!”
黄尚点头:“西伯侯义施文武,礼治邦家,今闻西岐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之为西方圣人,孤心羡之,自欲效仿。”
姜文焕看到父亲,下意识缩了缩脖子,不过眼神很快坚定下来,掷地有声地道:“父亲,古旧的思想应该抛弃,时代在进步,劫数在酝酿,必须用开明的眼光看世界,才能让我人族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之间!”
姜桓楚双手颤抖,惊怒交集了半响,挤出一句话来:“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本以为帝乙老谋深算,他的幼子却是个空有勇武的武夫,能让西岐更好发展,结果这家伙最狠,决然要让姬昌讲论治国安民之道,那是直接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闻仲道:“以长子姬考为首,带了三十多个。”
西伯侯这边缠绵病榻,剩下的三位大诸侯,也一一入宫拜见。
姜桓楚再无宴饮的兴致,身体也马上不舒服起来,匆匆找了个借口告退后,立刻唤来儿子姜文焕:“你今日去了哪里?”
众诸侯唯恐天下不乱:打!打!扒他衣服!
伯邑考叩谢大恩,亲自背着姬昌,一步一步,出了宫门,眼神里流露出三分痛苦和九十七分忧虑。
“父亲!父亲!”
崇侯虎在确定黄裳是有真才实学后,立刻将自己的儿子们送去学舍,反正不学白不学,没准回来开口就是一腔倍儿标准的八卦腔。
越是如此,姜桓楚越是极力反对,乃是保守贵族里的中坚,他甚至已经与朝中不少贵族官员窜连,要对这群弟子下毒手,没想到现在连殷郊和殷洪都被“毒害”了。
苏全忠是冀州侯苏护的儿子,也是天生神力的猛将,此次随着苏护入朝歌,与姜文焕不打不相识,整日厮混在一起,摔跤为乐。
虽然现在寿王还没登基,就考虑下一代未免太早,但姜桓楚作为东伯侯,自然是要未雨绸缪的。
姜文焕大张嘴巴:“啊?我不要!”
在宏大的声浪中,黄尚来到了高台,对着牌位进行祭天仪式,依旧是大商先祖,人族三皇与昊天上帝。
没办法,在这个诸子百家还未诞生,诸侯里面也有许多文盲的时期,黄裳所传授的学问,真的太宝贵了。
如今,天人之应又来了。
好不容易回到驿站,姬昌立刻病倒,伯邑考则去准备答谢祭司的礼物,祭司勉为其难地收下后,诊断出姬昌病体垂危,唯有天价药剂调养,方有一线生机。
伴随着他的祷告,高台周遭陡然耀起六道光柱,直冲天宇。
由此可见,这些诸侯居然为了收拢黄裳座下的弟子,主动赐予其姓氏,这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只是相比起大商的玄鸟是堂堂正正,西岐的凤凰气象还未完全展现,属于隐藏状态。
商朝传承至今,盛极而衰,国内弊端开始爆发,气数确实是不可遏止地降低了,而西岐则如一轮新生的太阳,满门人杰,有资格竞争天子之位。
他们可没有微子启那种尴尬的庶出身份,未来的天子,必在这两位之中。
姬昌猛然抬头,突然咯的一下,抽了过去。
姜桓楚苦劝无果,顿时觉得食不知味。
所以西岐很希望麻痹敌人,默默发展,但其他诸侯看到西岐兴盛,也怕他们吞并四方,壮大自身,然后就有了姬昌圣明仁德的名声,让帝乙恨得牙痒痒。
天界掌管风雨雷电,四季节气,天帝昔日又定人族为下界正统,派遣神将天女下界相助,因此但凡帝王都祭祀上天。
……
他们是统治集团的基石,所谓百姓千官,百姓的位置还在千官之前。
第二天,姜文焕兴冲冲地去了。
全是阴比。
在这个年代,有姓氏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八百诸侯,又称为百姓。
风雷化生,水火交融,山泽相依,这是乾坤六子,其后又有日月星山川海,天地六合,各方之力聚于玄鸟之上,展翅高飞。
黄尚唤了内侍过来:“两位公子现在何处?”
尤其是东伯侯姜桓楚,更是备上豪礼,这可是女婿继承大位,东鲁上下都是喜气洋洋。
万一他们也成了开明改革党,后果不堪设想!
闻仲的天眼立刻打开。
姜桓楚大惊,一把拉住他:“你在做什么?”
北伯侯崇侯虎是四大诸侯中最跋扈的一位,横征暴敛,欺压平民,鱼肉乡里,对于帝乙的调令也常常拖延,每次兵马粮草都是最后都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