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粮更是涉及到来年队里其中一部分倒挂户口粮问题。比如说队里的提留粮,它的性质原本就是为这部分人而准备。
关有寿做的账目相当的细致。一来不管是分粮还是分红都需要先上报公社得到核准才能下发。
正妻的两个儿子连同他们的亲姐妹对小妈发出攻击,质疑他们的生母当年是被对方下毒害死。
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就是这个节骨眼上。哪怕早通知个一两个月,先随便搭个茅草房过渡也行。
“我先说件喜事。今年咱们的粮食丰收外,销售出去的西瓜、生和鱼等等的副业收入也非常可观。”
说的简单。
总归能让仨儿媳妇带着各自子女们也跟着夫家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而来到这山沟沟过穷日子,没那么简单。
马先源倒是重视嫡子,也舍得发大力培养这个儿子,问题是他的长子就是现存的小老婆所生。
“老三,你来说。”
关有寿也不磨叽。
现在七嘴八舌的汇集一个办公室的队干部就是为了马先源这一大家子回来的问题再议论纷纷。
这就要说到那两房妾室,其中以为难产一死两命的姨奶奶先不说,就是剩下的这一房姨奶奶她战胜了正妻。
整个屯子里的各家各户谁不盼着能分些粮食。平时就连细粮都舍不得吃,去换成粗粮混个温饱。
这些年来海市也不平静,但因马先源为人仗义,更关键的是他运气也贼好,有意无意的次次避开风险。
虽说各自心里都有一笔账,多少能预料到今年不比去年差劲儿,可谁都知道账目没出来都做不了准。
有娘的孩子跟没娘的到底不同。
随后再翻开剩下的账本,将销售出去的西瓜、生和鱼各项总收入以及要上交的任务猪后的猪养大致收入也作了个简述。
他这话一出,赵传元与梁大柱几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关有寿。
他的这五子确实有六房人天生的精明,可也精明得过头了,尤其是随着老父亲年迈,局势一次比一次紧张。
“已经统计出来了?”马大队长立马点头,“行。趁着大家伙都在,顺便再把来年预支也确定下来。”
他先翻开今年的粮食总账本,将最后一页统计出来的各项粗细粮的总数,包括上交的公粮一一作了个简述。
气得关有寿差点翻白眼儿。
原本正妻得了重病不治而亡也不是她的错,可有一句话咋说的,不是一个肚子出来的兄弟姐妹能有多亲?
二来通过后,他还需要将这些总数以及来年的预留都需要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队院外墙供整个大队“欣赏”。
这万一遇上个爱较真的,或者心有不轨的社员,他还需要当众翻开其中一项账目,拨拨算珠子镇压。
这是他为自己负责,也是为赵传元负责,免得某一天有些话说不清。他们两家过上好日子可真没占用大队一根毛。
关有寿是先小人后君子。可他不知道,相比起前任的马老会计来说,这一条条的细目听得众人眼带星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