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先过年再说
三年就想抄完?
谈何容易!
抄书本身就非常废精力。而且还不能有错,不能有任何多余的痕迹,字迹还要工整,赏心悦目。
以她还想将抄录的书籍传承下去的小心思,必会过度注重细节,过于讲究。只要一字错了,就得白费心机。
好在关有寿的目的原本就不在于她能抄录多少,而是边抄边学,遇上不懂之处也好能向陈老他们求解。
现在嘛?
先过年再说。
而事关她去赵家后院练梅桩这件事,关有寿同样不急。明儿个就是小年儿了,他何必多此一举。
有些事情真要当面解释反而更尴尬,还不如让喜欢练武的儿子冲在前面,而闺女慢慢地给缓下来。
关有寿算盘珠子拨的砰砰作响,就连为自家闺女列出的学习计划表也将施行日期改成正月十五之后。
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找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行为,好让玉皇大帝开始赏罚。
那就是大年三十儿。
如今关家不是之前,馋饺子馋的厉害。就像以前,关有寿一个人吃上三十个饺子也不算多。
在院里子点上一个火堆,放上供桌,牌位或者家谱,前面摆上供品,开始烧纸钱,放鞭炮。
是的,这一天不管有钱的没钱的,家里鞭炮都只响了一两声,就是买得起成挂的人家都要解下来。
别人家大年三十儿守岁能吃冻梨,但他家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就是平时,他们夫妻俩人也不准孩子分梨吃,宁愿扔了也不准吃。
这点别说齐景年,就是回娘家拜年的关欢喜夫妻俩人也听自家俩儿子特意提过,搞得这两年李家也跟着学。
关平安瞪大双眼,双手竖起大拇指,乐得咯咯直笑:实在太有创意了。
他们那边不说,再说还没过完正月十五,这个年还不算过完,关有寿干脆就权当自己信了老爷子们的话。
而马振中?
等门前高杆子上的红灯笼熄灭取下,也就是正月十五过了没多久,关有寿倒是先收到了梅大义的信。
有了去年的教训,这一年关平安并没有又独揽独包上个几盖帘儿的饺子,而是早早就先调了陷料备着。
到了点,叶秀荷与关平安娘俩出门望风,他则带着关天佑和齐景年俩人开始悄咪咪地举行祭灶仪式。
不过关家拜谁?
叶秀娟死了。连去年的小年儿二十三,她都没过上,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劳改场,走了。
当然,有一天就很特殊。
这次的鞭炮都是最多、最好的。
他更没想拜一拜。
不然动静闹大了,声音肯定是传得远的。万一被人举报了,这一家肯定也成为大队家家户户的公敌。
除了吃饺子还有件很重要的事儿,那就是祭灶。
关有寿不说,但叶秀荷懂。也就是那年她家一对儿女特懂事地分吃了一个冻梨,翻过年后她闺女就出事了。
从这一天开始,一直到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可谓是单调肃杀的寒冬腊月里最热闹的时候。
这一天也就是除夕。在年夜饭之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跟祭灶的仪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