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就想我早点成家,还是我奶奶开明,她给拦下了。可说是拦下,她老人家只不过是怕我随便找一个将来后悔。”
往常像他夫妻俩人临时有事,来不及送孩子上半山交给齐老太太照顾,他们两口子就是直接送到关家。
不比苏明月亲姨家,关家就是关有寿两口子上班,关平安他们在校,可还有哑婆婆和福婶婆媳俩人能照顾孩子。
从黑蓝布衣到喇叭裤衬衫,从样板戏到交响乐,从中字舞到迪斯科,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全实现了。
时代真在改变。
院子里内是相当的热闹,齐建军带着俩儿子,这爷仨可能是谁又用竹竿捅破了临夏这才搭起的顶棚。
“不知谁家鸽子跑到我家。大伯,你吃了没?今晚我爸让我和弟弟俩人先喝面茶凑合一顿,我给你来一碗。”
好在他家距离关家很近,连过大马路都不用。连俩孩子的换洗衣裤都不用带,一人抱一个孩子就出了门。
“你试过喇叭裤了没?”
要他说,真没必要搭什么顶棚。白天一家子不是在单位就是在学校或者托儿所,等晚上回来有没有顶棚意义不大。
“不不不,不是这么说的,你是不知道我当时压力有多大。我小叔那会儿‘牺牲’了,对家里打击很大。
“又是你个小东西搞破坏。说吧,这次是又发现了什么奇迹?”关有寿呼噜了一把跑来喊他的齐瑞脑袋。
住在四合院里,本来就麻烦。不说这顶棚,就说那门帘子,大大小小的门一年里总是要换好几次帘子。
“你指几寸的?”要知道时下喇叭裤还讲究一点,裤管口越大,越时髦。最大的喇叭口,他就听说足有八寸。
“要不要去我家?今晚你小叔他们一大帮子人在家里玩烧烤。趁现在天还没黑,你过去正合适,今晚就住那边。”
“好了好了,你伯伯的裤子都要被你给拽下来了。”下班后被俩儿子吵得脑疼的齐建军巴不得送走俩孩子。
春天来的时候,挡了一冬的帘子换成了布帘子,等夏天来了又换成防苍蝇蚊虫的竹帘子,周而复始。
“对呢,老二就盯着我,非说等我成家再说。那时我已经看中我媳妇,可她小啊,都还未成年,我说也不好说。”
关有寿闷笑出声。
前年最开始的还没这么夸张,大部分的裤管口都以六寸为主。谁要穿到街上,绝对有人拿着一把大剪刀在等着。
那上半部分紧紧包着屁股和大腿,下半部分再扩散开来,就像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没什么两样儿。
这也就罢了,这顶棚搭起来等暑热过去又拆开来,来年夏天一来又接着,多费时间,尤其是有齐瑞这小淘气在。
关有寿笑笑,“是挺霸道的。”他闺女只要有什么裙子的长度在膝盖以上,那裙子就会突然不翼而飞。
就是到了如今,那混小子还恨不得藏着捂着他家平安,生怕有人撬他墙角。偏偏他闺女就爱吃这一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也没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