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送一次就行,毕竟咱们家真不缺这些东西。”不说她爷爷为了她太奶奶健康着想,家里就有专门的农庄。
你哥他不明说,话里话外就是这回先吃他秦家的米,等下次咱们家有了让他也尝尝味儿是不是一个样儿。
不信?
齐景年走近,这处岗岩台面,深色橱柜门板的中岛下方就敞开着,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储存桶。
不然,好东西都拿不出来?齐景年笑笑摇头,先将其中一个已经拾掇好的储存桶推回中岛下方的柜门内。
尤其在分家之后,她和她娘要是不在家,最后还不得是她爹亲自带上她哥和小北俩人自力更生。
“你说他们一家人回去,会不会聊着聊着,突然觉得我们是看中了人家的好米?那误会可就大了。”
这一转头,见齐景年闷不声的将地上剩下的一个储存桶盖好盖子放回橱柜里面,她笑了笑,没再让他只管坐着就好。
何况,“君子远庖厨”是字面上的意思?净扯淡!爷们就是要上得了庙堂,下得了厨房才行。
就说她的小葫芦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大米。只不过她的不像家里,种多少都不算多,她是种多了也拿不出来。
“不错。估计是全送来了。”秦家老二秦清平那人比较单纯,一离开饭桌就被几人三言两语的套出很多话来。
原来还真是碧粳米和胭脂米,齐景年失笑摇头。还真是物离乡贵,何况是因产量低退出市场的特殊品种。
就好比如这碧粳米,黄大同这位表哥就提起他就听谁谁提到在某某地方的酒店里喝过碧粳米粥,结果他一过去?
“还行。”
关平安听得闷声乐个不停。你们可真够……真够什么?她都找不出词,总不好说自己哥哥们够缺德。
她家没什么爷们不进厨房的规矩。就是她爹,自幼被她奶奶教育男人不用煮饭烧菜,但她爹也偶尔不听话的。
人家苏轼就是绝世烹调高手!瞅瞅人家做出的《猪肉颂》,其创制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不要太有名。
秦清平就会朝着对方的话,被带的不知不觉道出他家这种米哪来的,就是一直只说是一位华人爷爷?
到了后面另起一个话题时,天佑就提了提这边牧场和农场基本上都如何经营时,还是被套出一位姓李的人家。
这些尺寸统一,外面标了注明的储存桶里面就分门别类放着各种米、面、干果以及其他可常温保存的食品。
“大兄弟,我是你媳妇儿。”
齐景年失笑,“不是我不想说,是这人吧,要慢慢品才行。反正还早着,有的是机会接触,先看着呗。”
你这样会失去你媳妇我的~关平安的眼珠子一转:“还早着?你的意思,我哥还没落出想‘动’的迹象?”
“你平时进山是如何逮猎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