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困境
在孟青善刚给他所有有海外业务的产业下达指令,让他们全部收缩国际业务范围,甚至放弃一些费巨大人力物力才打开的国际市场的时候。
那些公司高管虽然按照孟青善的指令快速执行,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心中不满,因为那些国际业务都是他们费了很多心血才竞争下来。
公司突然下达指令,放弃这些他们辛苦很久才争取到的利益,这让他们眼看以前的努力和即将到手的利益利益消失,而对总公司生出强烈不满。
可老板坚决要放弃这些眼看赚到手的钱,他们只能按照老板的意思去做。
这个指令同样让很多管理层对孟青善心生不满,毕竟他们经过很多努力,眼看就要取得巨大收获或者已经开始有收获,这些收获都是对他们之前努力的回报。
而现在因为孟青善的一句话,他们以前付出的一切努力全部化为泡影,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巨额回报是这些人多孟青善不满的主要原因。
就算这些人当初都是因为孟青善金手指的名声,多少对孟青善有些崇敬才进入星海集团工作的,但涉及自己身利益的时候其他东西都会被自动忽略。
因为孟青善执意收缩海外业务,使得那些有海外业务的产业中,很多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老板朝令夕改企业前途渺茫,因而产生离开这些企业的想法。
这些情况被那些公司高管察觉,并且很快上报给孟青善,对于老板突然下达这样的指令,这些公司高管也都非常不解。
作为星海集团这样在全球都排的上号的大型综合集团公司,本该在国际市场中大刀阔斧四处征战。
在那几个米国老狐狸对孟青善产业动手的一个月后,孟青善所有涉及国际贸易的分公司,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损失惨重。
这些公司高层当然不会像下面的人那样想离开,这些人都经历过很多国际商业竞争,深知老板再有胆量和冲劲跟他们都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这些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老板,才使得他们有着很多同行不具备的管理经验,也因此让他们知道,一时的得失并不能说明什么。
可对这几个老东西,他却不能再次那么做,所以孟青善目前只能强压怒火不做任何反应。
只是每天和大伙一起忙着四处灭火,根本就没有任何想要找那些始作俑者报仇的打算。
那些心中生出离去想法的中层,大都年轻气盛虽然有一部分选择留下,但是依然有近一半的人执意选择离开。
还在这几个老不死的纵横世界金融界几十年,很多东西都无法掩盖,就算使他们有意隐瞒的资产,也已经被很多人知道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
一边悄悄讨论孟青善会用什么样的手段,对这些向他出手的这帮老家伙进行反击。
他年轻,等得起!
别说三五年,就是十年二十年他孟青善也等得了。
因为孟青善的世界首富,是所有人都无法动摇的。
可惜这样的经验只有他们这些经历过很多,对国际商业有着清醒认知的老油条明白。
孟青善制定的计划,他不会一开始就出面参与争斗,只是藏在暗中煽风点火就好,省的那些没死的老家伙警觉,临死联手跑来跟自己死磕就不划算了。
如今孟青善能做的,就是收集这些老家伙各自财团的资料,暗中做准备等以后一个一个的进行报复。
当初那些米国大鳄坑自己维京人银行的时候,他敢跑到北边对那些人进行鱼死网破一样的报复。
虽然孟青善提前快速收缩了海外贸易,可即便是这样依然令孟青善的所有产业,损失超过了两百亿米元。
因为有着这样的顾虑,孟青善就连调查这些老家伙各自的财团,都是自己亲自进行的。
那就是无论用多长时间,都要把这几个对自己动手的老家伙所有的财富势力全毁掉。
就算那几个没死的想完成承诺,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闹出矛盾甚至打起来,想必那些放在眼前的利益,很容易让这些一辈子见人就挖坑的家伙斗起来
因为在暗中盯着自己,想着联手从背后给自己致命一击捡便宜的实在太多,更何况现在那些老家伙又参与进来。
当然孟青善并没有把这个打算告诉任何人,他明白这些老家伙自知日子不多,一旦发起疯来会不计后果。
更可况孟青善有着这几个老家伙无法比拟的优势。
同时那些最早入职星海集团的高管,都不时通个电话,一边感叹自己这位年轻的老板,对危险的预判准的简直吓人。
看样子这几个老家伙再活个三两年没有任何问题,从这点看倒是不用着急,给自己准备的时间非常从足。
虽然他已经下令尽快收缩国际业务范围,但是那些动辄几十亿米元的国际贸易,根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很快回收,并做好扫尾工作的。
公司所有高层全都忙的脚不沾地,四处灭火期盼能够尽量减少公司损失。
对这些米国大鳄刻在骨子里的掠夺心念,孟青善太了解了,他觉得到时候恐怕根本就用不到自己出手。
那些中层管理人员,正如他们年轻时一腔热血想要创造属于自己辉煌一样,只想着公司只要能够给自己足够的支持,他们就能把整个世界摘下来。
可是他现在的所有产业,都受到那几个米国大佬联手打压是瞒不了人的。
以前有人联手给自己挖坑,他可以揪着对方一个照死里打,虽然那样做并不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孟青善心中也非常不舍,毕竟这些人才都是他一个一个挑选出来,费不菲的资金请猎头公司给自己挖来的。
结果他们发现,这次自己这位年轻的华国老板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也是他们选择给孟青善打工的主要原因,这些人经过多年的商海沉浮,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有几位该曾经自己创立过自己的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