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出于好意
斐一班睡醒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婚房】挂到网上卖。
顺便也去房子附近的中介逛一圈。
双管齐下,速度才能更快找到合适的买家。
斐一班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易家村了。
哪怕不是为了易茗,他也没有找到自己和韩女士立马就可以安身立命的事情。
尤其是韩女士,等到三个工厂都交接完成,基本也就算是失业的状态了。
虽然,过去的一段时间,韩雨馨的脸上,一直都挂着温柔的笑意。
斐一班还是可以非常明显地感知得到,妈妈有多么伤心和难过。
他有时候睡不着,下楼去影音室看片。
为了不让电梯发出类似于门铃的到达声,就直接从楼梯走下去。
还是不可能像一直生活在一起,关系又很亲密的母子那般,什么事情都能直接拿出来讲。
斐厂长的离去,让斐一班对家,有了全新的理解。
会因为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变成和离开时的自己一样脆弱的人。
他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感觉。
刘金洋竟然……
斐一班大概也知道,当年为什么那么多村民,哭着喊着也要和刘金洋签约。
换个环境生活,对韩女士来说,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想一下,我投入了150万,就算我给自己多算一点,算整整一倍的利润。”
因此也特别需要有孟佟鑫这样的人,在旁边给他壮胆。
这个人,光看外表和言谈举止,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人。
“我也是认认真真地在帮忙想办法。”
完全可以直接把门开了,中介要什么时候带人看都可以。
斐一班以前对【学区房】和【婚房】都没有概念。
他们会老去。
“所以,投入的钱,我一分都没有让易家村的人还。”
东南朝向,风景绝佳。
斐一班一点都没有可惜的感觉。
怎么看,都和“无良”这两个字,扯不上关系。
孟佟鑫的肌肉,让斐一班有点小羡慕。
每天十点半就睡觉的那种。
“我不是不相信这本证的真假,我是不太明白刘先生这么做的用意。”斐一班选择开门见山。
他会想要在韩女士面前,维持一个更好的形象。
韩女士肯定会整天回想和斐厂长一起帮斐一班挑婚房的那些年岁,还有那时候对几代同堂的未来的憧憬。
虽然,从离开牛津郡开始算,他已经和韩女士一起生活了好几个月了。
“首先,茶叶暴利的部分,是在于品牌加持。”
还是最好的学区房。
更重要的是,还符合每五年只能有一个适龄儿童能够在这套房子名下入学的苛刻标准。
在这一点上,他绝对不会赖账。
“说我是无良商人,说我十里八乡最无良的这口锅。”
一经发布,就被顶上了【好赞】。
但也只是小小的一点点而已。
他觉得,这个【婚房】是韩女士未来的栖身之所。
“但你后来,确实把易家村茶叶的价格压得很低啊,完全都没有顾及到村民的生活。”
不存在什么装修风格和未来业主是否匹配的问题。
只是那种想念,并没有强烈到非回来一趟的程度。
最后的房子竟然都要卖掉了,多给韩女士存点养老的钱,才是王道。
这样一来,房屋销售的流程,就进一步加快。
这话说的,斐一班就不怎么爱听。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顶好的投资。”
大班班需要在热情和冷漠中间,找一个平衡点。
斐一班的【婚房】,是韩女士和斐厂长千挑万选选出来的。
想来,刘金洋就算再怎么狂妄,也不敢直接狂妄到目空一切的斐先生跟前。
易存章怕自己会忍不住打人。
“我是个商人,我又不是慈善家。我投入了,我肯定是要有回报的。”
就得先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物以稀为贵。
要不然,也不会八年都没有回来过。
哪怕,实际有可能适得其反。
“哪口锅?”
两相对比,儿时的吸引,反而没有那么地明显。
让他抗拒的,是临走前的那些记忆犹新的不被理解和自闭。
再加上带了一个“保镖”在身边。
刘金洋只用了两句话,就让斐一班和孟佟鑫商量了一路的十八般解决方案,没有一个能派上用场。
让听的人以为他只是没有固定立场地在寻找答案。
女人对他身材的评价,就比较两级分化。
等到尽快把市区的房子处理了,也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我不可能有几倍,几十倍的利润,我当时都是以量取胜。”
斐一班没有和任何一家中介公司签独家协议,反正谁卖了,佣金就给到谁。
如果装修市区的房子。
但付个定金。
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四个买家想要下定。
斐一班在接还是不接中间犹豫了一下。
最后还是绅士地伸手和刘金洋握了一下。
好几次,半夜三点半,韩女士房间的灯,都还是亮着的。
两相对比,易家村那种偏远且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能让韩女士更快地适应没有斐厂长的生活。
别说他现在有点太瘦了,就算是以前,身材最好的时候。
把别墅的产权证抵押给刘金洋的事情,易茗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
出发前,斐一班特地上了一副痞痞的装扮。
不管怎么说,斐一班的这种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说完,刘金洋又想了想,说道:“看斐先生这个样子,十五年前,应该还是个刚上学的小孩子。不知道一百五十万是个什么概念也很正常。”
“这个水泥厂,最后不是没有建起来吗?”
健美先生什么的,看看就好了。
哪怕,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
因此,并不确定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么说吧。如果我是十里八乡最无良的商人,我会一开始就拿出一百五十万给易家村建水泥厂吗?”
其实,他以前一直都没有什么家的概念。
什么买家是不是和眼缘啦,买家的小孩看起来是不是读书的料啊。
“我当然也有一些虚荣心。”
“斐先生,你为什么这么看着我?你是不相信是不是?产权证的真假还是很容易查的。而且,现在光有一本证,也做不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尤其是这种农村的房子。你说是不是?”
这个他从小班班时期就已经认识的大哥哥身上,最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是安全感。
尤其他的房子还是毛胚房。
“反正我现在呢,也没有赚太多钱,也没有亏,更加问心无愧。”
刘金洋开始讲述属于他的故事版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