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初次看见玻璃大棚,尤其还是二百多间一亩大小的玻璃大棚,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给这些国公勋贵们带来的冲击,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了。
“无妨,冬季并没什么政务,有特殊之事,一日不上早朝也无甚大事。”
“真不知那位太上皇是如何做到的?”
“禀太上皇,夫子,太子殿下,齐国公、魏国公、宿国公、莘国公、蔡国公、吴国公、翼国公、樊国公、左仆射裴公……朝中上百位国公国侯、诸位大臣们,都已经到了村外。”
那群倭国蛮夷之事,他们可是也都听说了。
这次,这群官员们对于李渊的话语,执行的是最快速的一次。
哪怕是家中后院已经有了一间玻璃大棚的程知节,也是满脸羡慕,同时还隐隐有些后悔。
尤其是大使小野妹子与副使高向玄理、南渊请安, 更是满脸绝望。他们从隋朝的时候,就已经来了。没想到,风云突变,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 就这么白费。
他们这些来到大唐的遣唐使团,不仅仅有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以及舵师、水手之外,使团一半的成员,都是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
李玄眨巴了下眼睛,脸上闪过一些惊诧,“他们不上朝嘛,他们不需要办公嘛?”
……
“这至少有二百多亩蔬菜,如此多的蔬菜,仅太上皇,也都吃不完吧?”
哪怕是路过那几个,已经被活活吊死在树上的倭奴,也只是扫视一眼,随即又是钻进一旁的大棚内。
虽然没有之前,李氏皇家众人排场那么大,但也是战马嘶鸣,旌旗飘展,成队的国公侯爷家的部曲纷纷进驻,百十个人一队,数千近万的人,将整个庄子团团围住。
“不用,此事因我而起,我自是义不容辞,便如此说定了,我带几个人留下,尔等先回倭国!”
毕竟,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大臣,对于李渊来说,都叛徒,遇到旧主,必然会是十分的尴尬。
副使高向玄理与南渊请安俩人, 连忙对着大事小野妹子劝解道。
而在禁卫将李渊的话告知所有国公大臣之后,任何一个大臣都是满心喜色。
早知如此,当初哪怕将家底搭进去,也要在自家的那些庄子内,搭建上百八十间这种玻璃大棚。
“嘿,程老货,你家后院的玻璃屋子,不就与太上皇的这些玻璃屋子一模一样,为何你家那蔬菜没有太上皇的长的大呢?”
一圈下来,所有国公勋贵都是满脸震撼。
甚至于大唐的上下官员武将们,也都没去关心这些被赶出大唐的倭奴们蛮夷们。
辰时刚过半,李家庄外,便是乌泱泱的来了一大批队伍。
“……”
“正是,简直比夏日之时,种出的蔬菜长的还要水嫩?”
一个禁卫,脚步匆匆的来到李玄小院,对着李玄与李渊等人禀报道。
因为,他们期待了好几天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李家庄的蔬菜又长出来了一批!
太上皇,准许众勋贵官吏,来李家庄观赏。
“裴公,您见识多广,与太上皇关系最为密切,可知现在我等要是也搭建玻璃大棚,不知可否?”
一位大臣,想到什么,满脸期待的对着裴寂问道。
裴寂一愣,他已经好长时间,都没见过太上皇了好嘛。而且,太上皇建造的这些玻璃大棚,他知道的也并不比这些大臣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