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诏书刚送进门下省大,一众主官便立即复审。
确认无误,便由一众准备好的宦官,拿着诏书前去宣诏!
十二道诏书。
十支宣诏队伍,除了一队由李世民身边的宦官直接穿过太极宫,往东宫而去。
其余九支队伍,从朱雀门依次而出,浩浩荡荡往长安城各个国公、郡王府而去。
其中,又分出两支队伍,直接顺着朱雀大街,一直出了明德门,往城南李家庄而去。
如此浩大喜庆的队伍,虽然不经常见。
但是,长安城内的一众百姓与权贵们,还是一眼便认出,这些都是封赏天使!
“这么多封赏天使?”
“如此浩大之景,还是我大唐建国那会才能见到?”
“我大唐又出了何种大事?”
虽然听到此消息,他们都是满心大喜。
“大郎放心,小人这几日便会带人一直睡在那些大棚内,直至府上的红薯与土豆、玉米这些神物都收回库房!”
此刻,所有人的脑海中只有三句话。
突然,几个百姓好像发现了什么,指着那些宣诏队伍,一脸惊喜。
还有一些人,则是一边狂喜着,又一边满脸焦急的往府上跑去。
顿时,各个世家家主顿时满脸大惊。
但是,一想到如此重要的消息,这么长时间,他们家主竟然丝毫不知此事,便又是满心焦虑。
玉米亩产六石!
“启禀家主,城内贴出告示,说是晋王上次从海外带回的那些神物红薯、土豆、玉米,今日已经收获。
“如此,我等有福了!”
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共横行数万万里之遥,终从极东之洲为我大唐寻回红薯、土豆、玉米等社稷神物。
今日,晋王李家庄所栽种红薯、土豆、玉米皆已收获。
其实,不用喊,在宣诏队伍直接往齐国公府邸之后,周围的百姓与行人们,早就跟着围了过去。
因此,按照以往流程,全府上下恭恭敬敬的接过诏书。
“老朽猜的没错,此次果然是有天大的喜事!”
瞬间,整个长安城,便真正炸开锅。
“走,快过去看看,齐国公乃是当朝国舅,必然是大喜事!”
外面,又是急匆匆的跑进来几个世家子弟。
“还真是!”
“来人,速速去将此事传给家主!”
“哈哈哈……”
“大好事,真是天大的好事……”
话音还未落下,整个人便僵在原地。
程处嗣与长孙冲几人还未说完,一众老管家,便直接两眼瞪圆,一脸肃然。
不过,围绕在府门口的一众百姓们,则是炸了锅。
于此同时。
“到底是何事,让尔等一个个都如此惊慌失措?”
后面的话,一众百姓们都早已无心去关注。
“红薯真能亩产十二石?土豆七石?玉米六石?”
“苍天啊,亩产十二石的粮食啊!”
“快快,如此大事,家主竟然不知道……”
而在诏书贴出之后,齐国公、宿国公、魏国公等府上,那些管家管事们,也立即得到消息。
“十二石!”
“世界上怎会有此种神物?”
“今年河南、河东两道三十多州城大水灾,陛下硬是没有从关中关内调集粮食,便赈灾成功!”
“尔等如此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家主恕罪!”
“红薯亩产十二石……土豆亩产七石……玉米亩产六石……”
在诏书刚刚宣完之后,便不知从哪窜出一众禁军。
身为百姓,只有谁能给他们带来实质的好处,让他们吃饱,不饿肚子,他们就喜欢谁,就是这般朴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