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就得亲自去高句丽的王宫去看看,如此哪一天死去之后,见到杨广,便可以告诉杨广,他没打下的高句丽,老夫给他打下来了,还彻底由我大唐百姓治理!”
“现在,建造出多少艘钢铁巨船来?”
“不可!”
李承乾也连忙劝道。
“为何?”李渊一脸不悦道。
“三叔,现在船厂只有三艘钢铁苍舶,剩下的船只,已经被莒国公带去林邑了!”
“阿翁,高句丽那边可比我大唐还要艰苦万分,您可是要三思啊!”
但是,接下来李渊的话,却是让在场所有人都满脸大惊。
“嗯?”
李渊直接一脸坚定的说道:“既然在老夫有生之年,能将高句丽给打下来,成为我大唐的藩国。
从长安城到凉州,再从凉州到达太原,再到达青州。
李玄脸色不由沉了下来。
见此,李承乾与姚承参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李玄无奈道。
等到处理完之后,李玄再对着李承乾分析,他哪里没有处理好,该如何去正确处理。
接着,还有李渊对李承乾教导。
不过,于志宁与孔颖达几人,在这一路下来,也都开始放弃了给李承乾灌输那些儒家典籍的想法。
李承乾连忙解释道,“钢铁苍舶巨船不仅速度是普通大船的一倍,而且每次运载的粮食,还能比普通大船多上五成。
“尔等不必多说,此去高句丽,老夫心意已定。尔等要是不愿随老夫前去,老夫自个前去!”
两个月后。
“玄霸,正好来到了青州,那便去高句丽看上一看吧。”
“因为那些村民们,比你更会算账。他们是大唐本钱最少的一批人,他们更加做不起赔本的买卖!”
李玄突然问道。
青州。
李承乾不解。
因此,在船厂内的钢铁苍舶大船数量超过六艘之后,莒国公每次前去林邑,都会留下三艘钢铁苍舶,其余的船只都带去运粮!“
“在青州歇上几日,你速去准备准备,然后便去高句丽!”
“从长安到凉州,再从凉州来到太原,再来到青州,这一路上车马劳顿,您身子骨肯定吃不消,还是赶紧回长安休养一段时日。”
“二十二艘?”
造船厂主事姚承参与校尉李论跟着李玄等人身后,一间一间厂房的介绍。
说完,李渊便直接往一旁的马车而去,就连船厂也不参观。
“回去,立即给陛下奏报一声。然后,便开始准备前去高句丽的物资,让商队多送点蔬菜瓜果过来。
而莒国公带着这些大船出去,还能捎带着训练出一批熟悉钢铁苍舶的水师来!”
“而且,这些船只留在船厂也是空放着,不仅要浪费匠师们养护,还要占地方。
反正,有着一千护卫在,李承乾便代表着强权。
“既然不在,那就没必要看了!”
李崇义与程处嗣等人,也都是跟着身后,一脸沉思。
“为何?”
李玄带着李承禄,直接坐上马车,继续前行。
既然李玄都同意了,李承乾只能跟着同意道。
随后,一众车队便回到青州城内的院落内。
接下来的几日,李渊与李玄等人,都一直待在青州城内。
正好,所有人都可好好的歇息一番!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