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陛下,可推出纸币!
李世民眼睛一亮,“玄霸之意?”
看到李世民明白过来,李玄微微点头,随即便是详细解释起来。
“陛下,让纸币取代存据,那些权贵富商存多少铜钱,便给他们发放多少纸币!大唐钱庄只认纸币,不认人。只要有人拿着纸币前往钱庄取钱,大唐钱庄便会给他取钱。
想必,此种方式下,那些权贵富商们,会更加喜欢纸币的存在!”
“当然,大唐钱庄发放的纸币,既要携带方便,也需美观。纸张大小只需与人手纸张这般大,数额可为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一贯、一百贯!
有了这些纸币,那些商贾们只用随身携带数十张一贯或是百贯纸币,便可出门行商。
甚至,要是一些小贩与百姓庄户们,也喜欢用纸币买卖物件,那自是极好!”
“只是,陛下,纸币这般规则下最大的缺点,便是容易被人仿造!因此,陛下要想发行动纸币之时,便需谨防一些贼子私自仿造纸币。
陛下在印刷纸币之时,可要选择民间百姓,甚至是那些大世家都难以使用的纸张来制造纸币。
对此,李玄神色如常,反正他的黄金足够多。
“原来如此!”
随后,便将纸币与将金银作为货币之事,向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都叙说了一遍。
李玄问道。
而今,大唐一日比一日强盛,对于货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事他必须要尽快解决。
房玄龄与李孝恭等人,连忙跟着同意道。
“再者,便是从长安前往洛阳,再顺着大运河抵达长江出海口,再乘船前往福州,从福州前往吕宋国!”
“从大唐……”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
“两个月?”
李玄一脸满意,“陛下,就是需要耗费极大!要不然,十分简单就能制造出一张纸币来,外面那些贼人们,防止起来也会十分容易!
而且,只有纸币越来越精美,制造又十分之难,人们才会更加容易接受。
而在纸币中间,则是李世民的画像!
李玄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至少有着八分像。
“玄霸,朕准备将纸币与金银钱币一同施行!”
李世民怪异的看了一眼李玄,直接哈哈大笑道。
尤其是吕宋岛,李世民记忆很好,他记得李玄第一次给他献上世界地图之时,便在大唐南海之外的一小岛国上,标记吕宋国,遍地黄金,河中黄金裸露!
听到这,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人,明显都十分意动。
越想,李世民越是坐不住。
“嗯!”
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一贯钱、一百贯,挨着摆在茶几上,虽然纸张一样大小,但是每一张纸币的上的图案却是不尽相同。
大唐皇帝与大唐的几个宰相、权贵大臣们都已同意。
而对于纸币的防伪造之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更是不惧。
不过,这会李玄的眼神,早已经被面前的几张钱币给紧紧吸引住。
“陛下,从长安前往吕宋国,要么直接乘车前往青州,再次乘船顺着我大唐沿海城池南下,一路抵达福州之后,从福州前往吕宋国!”
李玄有些惊诧,“陛下为何着急于出海万里之远,去美洲寻找黄金?”
李玄反问一句,“陛下,不论是铜钱,还是纸币,都只是用来代表一个人的财富,可以购买一些物件商品的货币而已。只要陛下可以保证大唐发放出的纸币,不会被别人轻易仿造,那么人们迟早会接受纸币。”
李玄直接拱手行礼。
阎立本、阎立德兄弟二人连忙拱手行礼,一脸郑重的禀报道。
听此,李世民目光一闪,“善!”
想了想,李玄再次说道。
李世民微微点头,随后又看向李玄,继续说道。
想到这个时代人们炼金的效率,李玄缓缓点头,依照这个时代的冶炼黄金技术,从那些金矿石之中提炼出黄金来还真是有些难。
李玄在一旁听的目瞪口呆,不就是为了让纸币更加精美一点,更加难以仿造一点,怎么还多了一件世间?
李世民降生时候,还有飞龙护体?
闻言,李世民与房玄龄等人,都不由神情微动。
李世民看向李玄。
一旁,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都跟着点头,显然对李世民所言之人也都很是信任。
“玄霸,从我大唐前往吕宋国需要多长时日?”
“当然,除了纸币外,还有一方法!”
“朕明白!”
当然,最主要是,他们也都能看出,李世民对此十分动心。
李玄并没想这么多,而是继续说道:“陛下可知,传闻古夏朝之时,人们没有铜钱,就用海边的贝壳来当做货币购买物件,在之后,中原三晋有了布币、燕赵齐国有了刀币、秦国有了圜钱!
再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并废掉六国杂乱的货币,将天下的货币都统一为秦半两!
听此,李玄眉头微微一皱,问道:“陛下,我大唐没有自己的金矿?”
想到这个,李玄不由一惊!
三千多万贯?
“如此甚好,只要我大唐拥有金矿,便可源源不断盛产黄金,国家永远强盛!”
而对于此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略微一想,也都能明白其中的益处!
“臣等附议!”
“正是!”
同时。
“陛下,白银与黄金可都是十分稀缺的金属,比铜还要少。而且,白银与黄金不论是百姓心中,还是权贵世家心中,都是财富的表现。哪怕再过去千年,白银与黄金的价值还会存在。只是,与纸币相比最大的缺点,便是白银与黄金是金属,不易携带!”
李世民说道。
随即,直接向李玄告辞,便匆匆回宫而去。
这会,李世民也被李玄说的心头火热,别的不说,他李世民在位期间,大唐周围一众蛮夷之国都已被大唐攻下,四方蛮夷都为大唐臣民,如此之大的功绩,千古未有!
左下与右上角则是刻印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