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朕要御驾亲征!
贞观二十年,大唐帝国的开创者,大唐太上皇李渊,在见识了大唐从初建,一步一步发展为盛世之后。
面带笑容的驾崩于长安城外的李家庄内,享年八十!
庙号高祖,谥号太武皇帝。
同年十月,高祖葬于献陵,太穆皇后窦氏祔葬。
大唐天子李世民悲痛欲绝,举国服丧。
不过,幸得太上皇遗诏,不得因他一人而耽搁全国婚嫁!
大唐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动荡。
但是,随着太上皇的驾崩,汉王李元昌却是惊吓万分,等到太上皇下葬之后,便立即跑回封地,随即便直接病倒,数个名医前去医治,都毫无起色!
听到此事,已经成为郑州大都督的李承乾,直接淡笑一声。
但仅仅也只是大国而已,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丝毫没有任何威胁。
“……”
至少,那个遥远极西之地的大食国打不过来大唐,但大唐可以从海上与陆地两种道路,去攻打那个大食国。
听此,李承乾一怔。
看到李承乾,李世民显然十分高兴。
“儿臣给母后请安!”
看到自家嫡长子,长孙皇后眼中露出明显喜色。
“无妨,孙神医所在的医学院已经为我大唐培养中成千上万的医者,我大唐并不缺少医师与药材,到时候多带上一些医者与药材!“
“阿娘英明!”
“如此,玄策便先恭贺都督得偿所愿!”
“你先下去休息片刻,本都督交代一番,便与你一同前去。”
至少,当今的大唐天子李世民,不管其余两个嫡子如何表现,让太子李承乾继位的想法从未变过。而且,大唐从上倒下,一大半的文臣武将,对于李承乾这位大唐太子也都十分满意。
但是,李承乾的真实情况,可比李世民当初的情况,要好的多。
可惜,李家庄那位夫子一向不喜欢搭理自家父皇,于是这件事也就只能来寻他这位母后了!
等到李承乾来到立政殿之时,长孙皇后正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几根光滑的木棒,木棒上还缠绕着一根根明黄色的绒线,在给李世民织毛衣。
李承乾也没想到,在此事上,就连他阿娘都不能劝诫他父皇!
“不知阿耶这般将儿臣召回,可是有何要事?”
李承乾一惊,眼前的这个内侍,他见过几面,是在两仪殿内服侍圣人的一个内侍。
三日后。
要是李承乾成为征讨大食大军大总管,他定然可以随军出征。
说着,长孙皇后轻轻叹息一声。
李世民再次大怒,“如今大唐这般强盛,朕只是带着十万大军出征,他们谁敢不同意?”
“阿娘,您这是?”
“行了,你刚刚回来长安,便先下去休息!”
“高明回来了?快快起来!”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等人,都年事已老,提前有着李世民打的招呼,再加上他们也理解李世民的想法,因此便都没有丝毫反对之意。
“殿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程处嗣与长孙冲等人将殿下安危交给我,便绝不能让殿下出现任何意外!”
门外传来一声应答,随即整个郑州大都督府内,便是一阵喧闹。
“如此,我带上!”
“可是这么遥远的距离,父皇的身体”
“阿娘,父皇想要御驾亲征大食!”
随着这几年大唐迅速发展,大唐商队也走遍整个世界。
李世民直接说道。
“不过,此次回去路上,还请大都督带上火枪营与三百亲卫!”
而李承乾更是没有任何提前篡位的想法。
“大食?”
李世民也没给李承乾反应机会,便直接撵人!
“儿臣去向母后请安!”
听此,李承乾也顺势直起身子,然后朝着李世民问道。
“这些事务先交由伱来帮我处理,我今日便前往长安!”李承乾对着王玄策吩咐道。
只要当今大唐天子李世民驾崩之后,李承乾便可顺利继位。
一路平安无事。
“此次乃是圣人诏我回去,不必携带这么多亲卫吧?”李承乾有些迟疑道。
李承乾沉吟片刻,便转身,对着一旁的内侍吩咐道。
李承乾大惊,还有些不敢置信,这完全与他的想法相反!
“父皇要亲征?”
“父皇,不知那大食贼国做了何等恶事,竟让父皇如此暴怒?”
李承乾连忙满脸赔笑道。
可惜,在第二天朝会上,一听是要攻打大食贼国,一众武将一个个都激动的嗷嗷直叫,根本不管这是陛下要御驾亲征,也不理会其中的危险。
“是,大都督!”
果然,长孙皇后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才缓缓说道:“我可是听说,那大食在极西之地,距离大唐有着数万里之遥!”
就在李承乾正在与王玄策一边闲聊,一边处理这几州事务之时。
李承乾匆匆走进两仪殿内,
“儿臣参见父皇!”
一个内侍从从外面小跑进来,脸色急匆匆的对着李承乾道。
不过,在掌控的兵马与武将、文臣中相比,李承乾便像是过家家,而李世民则是掌控一半大唐的秦王。
李承乾放心的点了点头,“我觉得此次,可能是我大唐又要再次征讨大食,此次我定要争夺下大军大总管之职!”
在孙神医的精心调理之下,长孙皇后的气疾虽然没有根治,但并没恶化下去,更没有病逝。
“玄策,从郑州到海州水泥大道,还需要多久?”
“这么遥远的距离,陛下怎么就会想着要御驾亲征呢?”
这次,李世民并没有准备与李承乾讲理,而是直接说道:“朕只是通知你一声,明日便会有诏书下达东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