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我们可以直接打一个隧道下去,破开遗迹的外壳强行进入遗迹内部。这可能要比找寻入口要快一些,根据小兰小姐的探测显示,遗迹大部分的都只是埋藏在距离地面50米左右的土层下。”一名考古学家提议道,他们在挖掘古代遗迹的时候大多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不过他接下来又马上补充道:“但是这种方法也很有可能行不通,更具上次唐门发现的外星遗迹的经验,这些外星遗迹的外壳通常十分坚固,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有可能破不开。而且开挖掘隧道之前,最好还要还是先了解遗迹的大体结构,至少遗迹的外壳轮廓要弄清楚,方法我们判断哪里可能是薄弱点。”
“没错,这也是一种方法。”叶恒肯定的说道。
“要搞到遗迹的轮廓可能还有困难,今天我们已经使用了所有的扫描设备,都没有办法探测到地下的情况。”另一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难点,这确实是目前的事实,叶珊都没办法,更何况是现在地球上的扫描设备了。就算叶恒找系统兑换,最多也只是兑换到同样是一级宇宙文明的的扫描设备,先进不了太多,又怎么能超过叶珊!
这是设备的局限性问题。过了杨阿姨却马上开口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大家应该都知道声纳的扫描原理吧,根据声音碰到障碍物回传的时间来判断物体的大体轮廓的。我们的设备声纳设备虽然没有办法使用,但是小兰的能力其实也能达到这个功能,只要让植物的根系来反馈遗迹的深度数据,再将数据连成一片,我们一样可以绘制出一张遗迹的上表层轮廓图。这就和声纳的原理一样。”
原理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大部分的科学家跟司马兰还不算很熟悉,没能第一时间联想到这个方面也是正常。叶恒眼睛一亮,扭头看了看司马兰。
司马兰肯定的点点头:“应该没问题。”
“太好了,如果能先了解遗迹的结构,对我们开发遗迹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工作,我们明天就开始。遗迹的面积大约是1。2平方公里,小兰每次使用能力覆盖的面积大约是0。12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大约10次就能测绘出大体的外形来。”
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还是决定就采用刚开始两位专家提出的方法,叶恒说:“好吧,那就明天开始,我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扩大收索范围,寻找可能的遗迹入口。小兰就和我带几个人进行测绘。等了解了遗迹的大概大概情况后我们再决定如何挖掘。”
“是”众人齐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