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应声退下。
朱晴的生母当年去世后,手上的嫁妆托到老太太手里。
朱晴点点头,又摇摇头,“是家兄收藏的,因为晴儿喜欢,家兄便转赠给晴儿了。“
几年下来,朱晴接手的那些产业涨了不少。如今她在京城朱府,是朱景风之外最有钱的人。
那副韩大师的真迹,她见过后很是喜欢,便朝朱景风撒娇,朱景风便让给了她。
末了,感慨的说道:“没想到妹妹懂的东西那么多,今儿时辰不早了,我得回府了,咱们改日再聚。”
朱晴正要道谢,掌柜的端着茶上来。
所以,朱晴当人情的三折,得她自己填上。
朱家铺子规定严,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就算是当家人来铺子买东西,也要出同样多的银子。
金梅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半晌后,点头说道:“嗯,不错,这是今年的新茶吧。”
朱晴见金梅果断的样子,转头对掌柜道:“这茶,包上半斤。刚才梅姐姐看的头面,按七折算,往后,只要是梅姐姐来选东西,一律按七折算。”
朱晴疑惑的看着金梅,“姐姐,半斤也太少了吧。”
金梅两眼晶亮的看着朱晴,激动的问道:“是吗?晴儿收了韩大师的真迹?”
朱晴从银楼去到成衣坊,把喜儿的那两匹布钱结了,带着换喜儿回的到马车上。
朱晴见金梅应下了,欢喜的说道,“恩,这样才好吗!”
朱晴吩咐道:“把这茶包上两斤......”
一众丫头婆子已经回到马车上,等着朱晴带她们回酒楼吃饭。
金梅忙抬手阻止道:“等等,晴儿,你知道茶叶两斤有多少吗?这要拿回去,我一年也喝不完了。给我包半斤就好。”
相处一小会后,朱晴已经自然脱口就是姐姐了。
朱晴热络的说道:“一点点茶叶而已,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难得遇到姐姐喜欢的,姐姐赏脸收下了,那是晴儿家茶的福气。”
朱晴见金梅急切的样子,心里一阵狂喜,头点得如捣蒜一般,“好呀,晴儿天天有时间的。梅姐姐,那咱们说好了,后日,晴儿在家里等你。”
朱晴拙劣的表现,在金梅眼里,变成朱晴高攀之后的紧张,温言安慰道:“晴姐儿不必拘紧,母妃没有打算大办,只请了相熟的人家一起聚聚。”
朱晴十岁那年,老太太便把朱晴她娘的嫁妆交到她手上。由朱老太爷亲手教她打理铺子庄子。
当然,这些掌柜不会对外说。
朱晴上车后,懒洋洋的说道:“今儿乏了,回府。”
喜儿刚刚得朱晴的大赏,赔着笑脸附和道:“今儿出来挺久了,小姐是该回府的歇着了。”
朱晴半眯着眼睛说道:“给她们每人二两银子,让她们自个儿去买些吃食。”
喜儿没有想到,今儿还有赏,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连连应道:“嗯,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