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后伦欠身告退,亲自去处置杨文武的事。
南宫说众士子一路往御街这边来了,他们要联名请愿,肯请皇上收回册封太子妃的旨意。”
白如月赶紧福身道谢,“谢谢母后,儿臣记下了。儿臣大致看了看,觉得各和都打点得很好。外边寒气重,母后屋里请。”
月儿看看,若是缺什么,你尽管差人来寻本宫取。”
谁会想到,举国欢庆的日子会出这等事?
赵文武垂下头去,“臣不该一时起贪念……”
太子明显是袒护梁王妃,皇上就算再喜欢太子,也不会当着百官的面不分青红皂白的维护太子。
皇上的话像晴天惊雷,殿里的百官惊愣立在原地。
皇后笑着说道:“这处宫殿空闲多年,虽然平时有人打扫,毕竟多年没有住人。
皇上点点头,走到龙椅边,坐下不观礼。
赵文武听了皇上的话,顿时腿软缩成一团,哀嚎道:“皇上饶命,臣罪该万死。
皇上听得眉头轻皱,眼神犀利的扫向跪在大殿里的赵文武。
两只耳朵竖起,生怕皇上下一个点到他。
皇上从龙椅上站起身来,面无表情的看着大殿里的百官。
他也是这般想,所以才应下来。朝堂之上,政见不合的事多了去……
礼部尚书袁培青上前,“皇上,吉时快到,咱们接着进行太子妃的册封礼?”
白如月跟在女官的身边,又是跪又是拜,一通繁复的仪式下来,终于礼成。
本宫三天前才接到皇上的旨意,时间仓促些,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皇上瞥一眼跪在地上的赵文武,沉声说道:“身为言官,为了银子,你就敢站在朝堂胡言乱语?昧着良心乱说一通!你的操守呢?”
礼成后,白如月在女官的带领下,转回东宫。
平日与杨文武交好的几个官员,心里跌宕起伏,又是惊吓又是庆幸。
侍卫一人一边,将赵文武拖出大殿。
面无表情的说道:“呵,你还真与那起谋逆有关,朕到是小瞧你了。
袁尚书接着主持太子妃的册封之礼。
百官跪地谢恩。
邓少卿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了,壮着胆问问。
臣知错了,请皇上饶过臣这一回,饶过臣的妻儿老母。
大理寺卿邓后伦,带人将赵府上下,不论男女老少一并关进天牢,给朕彻查,务必将谋逆的党羽一网打尽。”
白如月刚换下朝服,内侍禀道:“太子妃,皇后娘娘过东宫来了。”
可是,皇上今儿的反应过于激烈,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白如月忙福身道谢:“回母后,各处安排都很妥帖,母后用心了,儿臣谢谢母后。”
白如月边说边礼让着请皇后进屋。
皇后抬头看看天,说道:“天儿不早了,坐就不用了。本宫过来,是带你在东宫里转转,给你介绍一下各处。”
感谢书友:emmc,星月欣芯,aass88.15727831631930446的月票。谢谢你们,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感谢书友:15727831631930446的打赏,谢谢谢谢,衷心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