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别了,学长!  钻石王牌之强棒驾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感觉有点眼熟呢,好像在哪里见过。”

“废话,当初跟我们一个小学的,你忘了吗?”

蓝翔没好气地说道。

“奥!好多年没见了,可能是变化太大了吧。”

高杰嘴上这么说,偷瞄张寒的时候,眉宇间依旧带着疑惑。

不对,应该不是小时候的事情,就是最近。

他一定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比赛开始,尽管两支球队的选手,实力都很菜。

最起码站在张寒的角度上,他们的实力,真的非常菜。

不过,张寒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种棒球队,跟同好会差不多,个人兴趣而已。

就算是在东京,这样的球队,实力也不可能强到哪里去。

再加上他们又没有环境,能够磨练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很难得了。

尤其是滨海第二实验中学。

这支球队的选手,尽管下盘不稳,基础不牢,动作不灵活,打击姿势不标准……

但除了这些之外,他们整体看起来,已经像模像样了。

如果是在东京参加比赛,碰到实力垫底的队伍,他们甚至有可能打进第二轮。

当然,不管是第一轮的星河,还是第二轮的滨海第二实验中学,在张寒眼中都是浮云。

他接受的是专业指导。

国中的时候,他所在松方少棒,即便放眼全国,那也是排得上号的知名少棒。

进入高中,他又去了青道,那个全国最顶级的豪门。

虽然这两个,也叫学校棒球吧。

但是跟普通的学校棒球,早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张寒所待的环境,有点类似于这边的专业队。

市队,省队,甚至国家队的梯队那种。

青道作为甲子园的霸主,张寒又是青道高中棒球队里,表现最闪耀的一个。

他所在的环境,真要对比的话,几乎相当于国家队的梯队。

一个国青队的专业选手,看一群业余的中学生打球。

张寒现在,大概就是这样的心情。

要知道,像他们这样的高中生,在东京,都是被严令不许参加地方比赛的。

比赛打到了第七局,场上的比分是三比一,滨海第二实验中学占据压倒性优势。

最后时刻,星河中学奋起反击,他们球队的第四棒,顽强地把球打了出去。

率先跑上了一垒。

再丢了一个出局以后,第二个拿下安打的选手出现了。

别多想,不是蓝翔。

蓝翔没有撒谎,在星河中学棒球队里,他就是个充数的存在。

担任右外野手,第八棒。

守备的话,倒是没什么失误,主要是球就从来没有打到那里去。

进攻的话,几次上场打击,好像只有一次碰到了球,其他的时候都是被三振出局。

一人出局,一二垒有人。

长期跟滨海第二实验中学打比赛,星河中学还是有进步的。

虽然双方的差距还很明显,但星河中学已经能够对滨海第二实验中学,造成一些威胁了。

就好像现在,比赛打到了最后一局,他们依旧能够看到胜利的苗头。

接下来上场打击的是他们的第七棒,名字叫做高远,很秀气的一个小伙子。

打击实力在整个星河,应该可以排进前三位。之所以把他安排在第七棒,主要是四五六打完以后,让他来进行收尾。

星河中学的选手,看起来非常的激动,他们对高远的打击,充满期待。

就在这个时候,球场外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她看起来大概三四十来岁。

打扮得很年轻,烫着大波浪,头发也染成了暗红色。

好远看到那个女人,就跟老鼠看到了猫一样,丢下球棒就开跑。

“反天了,马上初三了,高中截流都没截下,你也好意思在这打球?你看看跟你打球的那些家伙,高杰,蓝翔,他们哪个不是提前截流了,再看看你,你也好意思。给你报个补习班,还敢跟老娘逃学。你等着,今天不把你腿打折了,老娘跟你姓。”

一场精彩的追杀大戏,从学校追到了校外。

比赛眼瞅着,都要结束了,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星河中学的选手,想就此结束。

高远走了,他们剩下的第八棒和第九棒,碰到球都难,更别说拿下安打了。

那还打什么打。

“就此结束,今天就当平局。”

虽然落后两分,但自己也有两个跑者在垒包上。

星河学园的选手,感觉自己做出平局的判断,还是有理有据的。

“门也没有!”

滨海第二实验中学的小伙伴,当然不可能答应。

今天他们非拿下胜利不可。

尤其是这最后一局,接连丢了两支安打,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们一定要讨回来。

双方争议不下,最终还是滨海第二实验中学的选手眼睛尖,看到半躺在树上的张寒。

那家伙挺悠闲,对比赛一点兴趣都没有,连当观众都不合格。

别看长得高大,没准就是个绣花枕头。

“你们不是提前找好了替补嘛,那就让他上。”

滨海第二实验中学,提出了建议。

星河中学的小伙伴,自然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认怂。

他们只能答应。

张寒,就这么阴差阳错地站上了打击区。

一人出局,一二垒有人。

比分是3:1。

星河中学的小伙伴,一开始不知道张寒的名字,转头问蓝翔。

“咱表哥,叫什么名字啊?”

“张寒!”

“张寒?”

一直感觉张寒很眼熟的高杰,眼睛就好像白炽灯的灯泡,他不敢置信的抓着蓝翔的两只手臂。

“表哥叫什么?”

“张寒啊。”

“张寒,是他!没错,就是他!”

高杰的眼睛,闪闪放光,都快变成了星星眼。

就在这个时候,滨海第二实验中学的投手,把他手中的棒球投了出来。

球速大概是120公里。

“好慢!”

看着飞来的棒球,张寒等了好一会,确定棒球进入手边,他才把手中的球棒打出去。

“轰!”

“乒!”

被打出去的棒球,直接一飞冲天。

别说是学校的操场了,就算是大楼也没有能够阻拦棒球前进。

棒球越过教学大楼,直到彻底看不见……

“本,本垒打????”

尽管两支球队的小伙伴,已经练习了很长时间的棒球,但是外野的球他们都很少见。

这样的本垒打,他们更是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

……

番外 张寒回国日常(下)

自从张寒拿下本垒打,帮助星河中学逆转翻盘以后。

他就成了表弟心目中的英雄。

不仅是表弟,包括表弟的那些小伙伴,都把他当成了大神级的人物。

要合影,要签名,甚至让他帮忙,指导球队。

“你们马上就初三了吧,不需要准备中考吗?”

张寒很意外。

他当初之所以在东京上高中,没选择回国,就是因为回来以后要参加中考。

在东京上了三年学,他的课程进度肯定跟不上。理科好一点,他天赋足,冲刺一下倒不是不行。

文科那就不一样了,他肯定歇菜。

就因为考不上高中,所以他才会选择留在东京,在那里上高中。

现在蓝翔和他的小伙伴,马上也都要上初三了,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参加中考。

张寒并不认为,他们还有多少时间打棒球。而且一旦进入高中,他们的课程只会更紧,几乎每天都要做一到两套试卷。

继续学习棒球,恐怕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如果真的因为打棒球,连大学都没有考上,或是原本能够考一个一本的学校,因为精力被牵扯,只能考一个二本。

那都是遗憾。

每个国家都有自家国家的国情,也就是所谓的大环境。

逆着环境做,也不是完全不行。

在大陆,没怎么上过学,功成名就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但那是极少数。

如果你把百分之一的成功人士挑出来,然后看看他们的学历。

绝大多数的学历,肯定都是本科以上。

这就是大环境。

在这个地方混,学历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通行证,有它,你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它,摆在你前方的路,肯定是步步荆棘。

“我们都被截流了,只要完成功课就好,空闲的时间还是不少的。”

一直到这个时候,张寒才明白,尽管他离开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家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高楼多了,街上的汽车多了,就连教育的制度,都不一样了。

自从张寒有记忆以来,他几乎每几年,就能感觉到家乡的变化。

相比之下,东京那个国际大都市,真要说变化的幅度,恐怕还不如他们这个小城市。

别的不说,就拿工资来说好了。2000年初的时候,中专毕业的蓝禾,明明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到东京打工?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钱。

两千年初,蓝禾女士能够找到的最好工作,一个月的薪水,仅仅只有六百五十元。

当时还有很多工作,甚至四五百一个月。

她去东京当纺织女工,工资是多少?

7000块,一个月!

只要干够一年,对方承诺的薪水,能够达到二十万。

那是两千年初,六百五十块钱一个月,要多久才能赚够二十万?

年轻的蓝禾女士,算了一笔账,她攒到20万,时间是二十年。

她给自己定了小目标,工作五年就回来,到时候自己也是身家百万的小富婆了。

谁能够想得到,在这20年的时间里,整个华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高铁,信息,网络,探月飞船,飞机……

这些大的方面就不说了,就拿这个三四线的小城市来举例,变化最大的就是工资。

2000年初的时候,小城市的平均工资是五六百。

几年以后,这个工资就已经上涨了百分之五十左右,达到了七八百的水准。

2008年到2010年,工资已经一千出头了。

也就是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工资往上翻了将近三倍。

到2011年,工资已经普遍能够达到一千五百块钱,而且这还不算高。

如果说以前的工资低,国家好了以后发展迅速,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问题是从2011年以后,进步的速度,一点都没有变慢。

2014,2015年的时候,工资再度翻了一番,普遍达到三千。

2017年,普遍达到四千。

2019年,普遍达到五千。

在这个小城市,不算公务员,不说事业单位,就是在厂里上班的蓝领工人。

如果厂子效益好,有人能拿到六七千块钱,应聘这样的岗位,需要的学历是大专。

厂子效益差一点,工资也能拿到五千多,应聘的条件往下调了两个档次,需要中专,实际上初中毕业也可以。

五险一金,不算在内,这些就是单纯发到手里的工资。

(这说的是小熊老家,如果城市可以分成十八线,小熊老家就是十八线的小县城,如果可以分成三十线,这里就是三十线的小县城。数据真实,感恩祖国。其实身在家乡感触并不深,那些留学生或者是常年居住在国外的华侨,回来的感触更大,几乎都找不着自己家。)

虽说相对应的,房价和物价的上涨,也非常惊人。

房价打着滚的往上涨,从七百一平,涨到了四千多一平。

物价蔬菜,基本上都翻了三倍左右。2000年初的时候,蔬菜基本上是五六角,七八角,现在基本上是两块,三块。

猪肉更是涨飞了。

但实话实说,整体来说,条件是好了的。

消费虽然长了三倍,但收入平均涨了十倍。当然现在也有拿三四千,甚至两三千块钱收入的群体。

可也别忘了,十几年前,有好多人,压根就不挣钱。

就连房价,相比于十几年前,也不过就长了六七倍而已,并没有跟上收入的涨幅。

十几年的时间,天翻地覆的变化。

十几年前,年薪二十万,足以让人目眩神迷。

可是放在现在,它虽然依旧是高工资,但远没有当初那么让人震撼。

以前需要二十年,打工人才能赚到这些钱,现在有可能两三年,就能追上。

最有意思的是,在20年前,岛国纺织女工的年薪,就已经是十几万,现在可能多了两三万,但也就是二十左右,有的还不到。

这一点,我们的宝岛,也一样。

看宝岛自己的节目,他们是整整二十年,收入没有涨过。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相比之下,家乡的发展速度,发展的机遇,明显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是选择了棒球这条路,读完高中以后,张寒说什么也要回来。

不然,他恐怕都要落伍了。

这里面,让张寒感触最大的,还是移动支付。虽说他去东京读书的时候,家乡这边已经有了移动支付。

但那个时候的移动支付,还算不上太普及,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人,根本用不来。

但是这次张寒回国,跟舅妈逛超市,亲眼见到了什么叫刷脸。

不需要手机,直接刷脸支付,宛如网络小说里,描绘的科幻场景。

别的不敢说,最少十年前,这个场景,只会在科幻小说电影里出现。

张寒这一次回国,感触最大的就是共享经济和移动支付的冲击。

共享电动车,以及刷脸支付。

说起来可能很简单,但真正体验以后你才知道,它有多神奇?

当然,还有棒球。

原本张寒一直以为,棒球在大陆很难盛行。

可现在看起来,好像还真不是那么回事,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物质的丰盛。

一些原本很麻烦,消耗比较高的体育项目,也开始在大陆渐渐盛行。

现在唯一制约运动发展的,还是孩子的学习任务。

虽然说中考已经有了截流,大家不用再拼得那么狠。

但他们的学习任务依旧很重,除了正常的课程以外,课下的作业基本都在两个小时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组织有规模的课外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回国的这段时间,除了这些社会进化的冲击以外,还发生了几件趣事。

首先是表弟的作业。

蓝翔现在已经开始自学初三的课程了,张寒拿过课本来看了一眼,十分自信的点点头。

“这数学吧?”

“猜对了!”

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一个剧组,在徒骇河边取景,寻找群众演员。

结果,难比登天。

一百一天的价格,或许能够在那些影视城找来大批群众演员,但是在这里,想要找人,太难了。

最后导演一咬牙,将钱提到了150一天。

来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现在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让他们放下手里的事情,拿出一个星期时间。

他们还真没空。

后来,剧组的副导演急中生智,说成年人不行的话,就找学生吧。

戴上战士头盔,只要身材像,谁知道他们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

现在又是学生放假的时候,毕竟他们要到九月一号才开学。

导演一琢磨,对呀!

高中生不行,虽然上面严令禁止,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高中要么提前开学,要么就是辅导班。

大部分高中学生,都没有空。

有空的,大热天也不愿到河边去晒,阳光本来就毒,在河边更是变本加厉。

一天的时间,皮肤就能换个色。

为了一百五十块钱,让自己的脸变成小黑脸,实在不值得。

至于说防晒,那就更别提了。

一百五十块的收入,都不一定够买防晒霜的钱。

蓝翔他们几个小伙伴非常感兴趣,又没有升学的任务压着,家长对他们的管理也不严。

他们兴致勃勃加入了剧组。

张寒奉舅妈之命,接他们回来的时候,被电视剧的导演看到了。

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拽着张寒的手,就不松开了。

“小伙子,有没有兴趣到娱乐圈发展啊?”

尽管张寒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那个导演依旧不放手。

“我不单是电视剧导演,也是综艺节目导演,我们马上有一个新节目就要上映了,是关于选秀的。我认为你很有潜力,要不要试一试。薪水的话……”

一开始,张寒真没有兴趣。

后来导演开始谈钱了,他就耐着性子听了一下。

如果没有成为棒球选手,选择回国的话。

张寒认为自己走上演艺圈的道路,概率是很高的。

高达11.84%。

“一天三千块,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能够留到最后,我再给你包个大红包。”

参加选秀的选手,有些是没有钱拿的,你参加选秀帮了节目组,但节目组也给你提供的出镜曝光的机会。

大家可以算是互不相欠。

依然节目组不会给你真金白银,但是它给你带来的隐性收入,一般不会比真金白银少。

但也有一些,是需要给钱的。

比如说人家原本就不想参加,你非要拉人家来,总要有筹码吧。

还有,一些人气选手。

人家的到来,可以给你的节目组增光添彩,甚至增加收视率。

在这种情况下,给人家一点酬劳,也是理所当然的。

张寒显然就属于第一种情况,跟第二种情况也沾边。

导演显然认为,光靠张寒这张脸,哪怕他什么都不会,也会被票选出来。

谁让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呢。

一天三千块,六十天也就是十八万。

对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来说,只要他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这个价钱,绝对足以打动了。

但是很奇怪,听到导演说的钱数,张寒的兴致,一点都不高。

他很有教养,并没有表现出来。

但电视剧的导演,哪个不是老油条?即便对方什么都没说,他也能够琢磨出个一二三来。

“这小城市里,难不成还藏着什么富豪?”

十八万,都不放在眼里。

张寒走了以后,导演依旧不死心,让手下打听张寒的信息。

他十分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谈钱的时候,那个少年明显心动了。

显然他并不是不能被钱收买的。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自己给的钱没有到位。

既然是这样,他当然要好好打听一下,对方的收入究竟怎么样?

“人家是留学生,现在放假回来,一直在东京留学。”

“奥,怕耽误学业啊!”

听到手下的回复,大河颂的导演,觉得比较棘手。

想要让一个高中生请两个月假,来参加选秀,只要价钱出的到位,其实并不困难。

关键是影响不好。

为了参加选秀而放弃学业,这形象和人设,大众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想要扭转可不容易。

导演正在琢磨着,花大价钱请张寒究竟值不值得。

他手下的副导演,为难地摸了一下头,说道。

“您还是先看看这个吧,真想要邀请这位参加选秀,我们要花的钱,可能比你想的要多一些。”

“嗯,这么说他还挣钱?一年的收入是多少。”

高中生挣钱的比例,那肯定是很低的。

但是在娱乐圈,这种人也不是没有。顶流的三小只,上高中的时候年入千万,都不算事。

“这是我刚刚统计的,光是公开的代言和广告,他一年的收入就是六千四百万。”

“多少?”

大河颂的导演,眼睛都红了。

六千四百万,如果没有资本的运作,大陆娱乐圈能够有这个收入的,十根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

而这几位,那一个不是大拿级别的人物。

他实在无法想象,那个小孩,竟然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

“我说的是日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