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仿三彩器面前,再谈什么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风格,“光龄,釉龄”其实已毫无意义。制假者在胎上作假有三点相对难做,一是苍老的千年陈旧感,二是遇空气即变颜色的胎土新断面,三是部分真品三彩露胎处会生出极细小的如针尖大的暗红,浅褐,或是黑等色的土锈,或密或疏,或多或少地出现于露胎处的表面。
见季老等人也用疑虑的眼神注视着自己,叶欢继续将神棍的角色扮演的淋漓尽致。淡淡一笑,故作高深的道:“我在古玩石场打工到现在,学的就是这么点本事”。
而他刚才装神弄鬼的说用手指感觉釉面的说法,其实完全是一种心理暗示罢了。因为他知道只要一个人在对某种事情抱有怀疑态度时,心里反应上自然会拿捏不定,产生疑惑的,或是把握不了的心理,这很正常。
大多数唐三彩釉面由于时代久远都会出现只哈利光,它是千年风月留在唐三彩器表的影子,任何仿造者都无法让自己的仿品穿越千年时光。
李立志首先犹豫的道:“唉!好象是有点”。
真品“银斑”,由分子构成,薄如纸张的1%。高仿唐三彩的“银斑”,有的是在窑中烧成与生俱来的,似故意加铅使之和釉一起熔化,“银斑”深入釉里,和真品“银斑”浮于釉表刚好相反。
可事情慢慢发展他觉得这姓黄的做事儿有点不地道,嘴上一副不舍的模样,要钱时可没有松口的迹象。叶欢心里已经有点怀疑了,这会儿见对方情急之下居然有些出言不逊的模样,他就感觉没必要去顾忌这孙子的心里的感受了。
众人听他这样说,全部都伸出手指在腹部凹槽一个个亲手触摸,脸上开始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更多的是迷茫的神色。
众人见他轻描淡写的说是赝品,脸色都大吃一惊,黄海川更是急的满面通红,要不是他对叶欢不熟悉,估计已经出言不逊了。嘴皮子动了几下,他还是驳斥道:“这怎么可能是赝品?你看这银斑,明显是真品嘛,你你懂不懂三彩物件啊?”。
本来叶欢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反正别人喜欢就好,和自己没有关系。
季定邦眼睛却是一亮,眼神飞快的在叶欢脸上扫了两圈,她本就是个铁娘子型的女人,向来喜欢的就是那种较为强势的男人类型。
李立志原本对叶欢没什么印象,但对方是自家世交好友侄女的同学,关系显得也不错。见自己朋友话说的有点冲,他夹在当中做人有点为难,于是尴尬的对着叶欢道:“小叶,别介意啊,海川兄就是这急脾气”。
用第一种方法造“银斑”,又无法用药水处理埋于地下,因为这样“银斑”就发黑无光了。用第二种方法造“银斑”不仅造不出极薄的真“银斑”,还留下迹痕,就算挖空心思用尽手段仿出稍微像样的“银斑”,可真品“银斑”那种先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生长过程,仿造者又没辙了,所以说,“银斑”是目前高仿者无法解开的死结。
但这三点也不是全无办法,因为有些起获的保藏出色的真品,自身在外观上就出现过不同的征兆,加上制假者手法巧妙,鱼目混珠之下,就是专家们不借助仪器的情况下也不敢完全断定了。
银斑是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面通体有一层薄薄的银光,如秋月之色浮于物面,如薄霜依稀可见。
正在摇头晃脑品茶的叶欢听的一愣,腹诽道:这小子,你抱着一赝品,自家高兴就好,这还要转手了,难道逼着自己要将这事儿给挑开了吗?
黄海川不知道是不是心里有鬼,犹豫着暂时没敢吭声,李立志这时也感觉情况有点微妙,一时疑惑的瞟了瞟身边的黄海川。
叶欢无奈的摸了摸鼻子,淡淡的道:“这物件是个赝品”。
“太阳的,这小子高手啊!银子赚的这么容易”。
黄海川脸上神色有点郁闷的说着,叶欢一直注视着他的表情,但到现在为止,他确实佩服这哥们装的确实成功。
当下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看着黄海川,道:“这尊三彩骆驼佣表面上的银斑是处理的很出色,但腹部凹槽处却是做旧手法达不到的地方,我刚才用手指触摸的时候,感觉较表面的厚重许多,所以这就不用我在多说了?”。
总之,概括真品唐三彩与高仿唐三彩釉里的不同主要就是银斑。
说着,叶欢将刚才季定邦开给自己的银行本票掏出来,放在茶几上,看着黄海川道:“要是我看错了,我付给你四百万,你这要是赝品,物件破损了算你自己的。要不,你就和我赌一把,怎么样?”。
黄海川也是没办法,现在他眼睛里看见叶欢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时,气的感觉牙痒痒的难受。不过他心里清楚,自己在不表态答应的话,李立志肯定怀疑自己有鬼。
他也知道,就算自己答应了,其他人该怀疑他还是会怀疑。但最起码他在面子上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是自己受骗,打眼了。要是不答应,性质就变成他在给李立志等人下套,这以后在香港的圈子里怕是不能见人了。
叶欢看着他得意的笑了笑,不管这家伙是给李立志下套,或是他自己打眼交了学费,他能咬着牙答应,就算他还能撑的住。
众人刚见黄海川答应测试这尊三彩骆驼佣,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叶欢抓起茶几上的那只厚重的玻璃烟灰缸顺手将那尊三彩骆驼佣砸了一记
ps:各位书友,四千字大章,票票能否给力点?,我墙角画圈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