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 皇族末日(二)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王亚樵一行从庆亲王府出发,坐的就是庆亲王府的马车。此时的北京虽然有宵禁的规矩,但是主要针对的是平民百姓,貌似权贵从来就不受这个限制。

至于沿街巡夜的巡警,一来王府的马车不太敢拦,二来带队的队官大多都被人偷偷塞了好处,大家也就都乐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奕劻依然在昏迷,而载振也十分配合,不敢胡乱动弹,更不敢大声呼救。

就这样,几辆马车一路晃荡到了朝阳门。

其实北洋军的糜烂并非是袁世凯死后开始的,而是在袁世凯逼清帝退位之后就已经开始烂了。所谓大义名分,北洋六镇的军官大多是知识分子,就算不是秀才举人,也是百分百的童生,目不识丁的情况基本没有。所谓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接受的可不是什么红色革命教育,而是封建礼教,袁世凯逼清帝逊位的做法在这些满脑子名教大义的人脑中那就是犯上。因此军官们对于老袁是很有意见的,之所以没有公开反对,但不是老袁的军权抓得有多牢,而是大家找不到第二个选择,放眼天下,除了老袁还真没个可以跟的了,大家伙总不能去跟随孙大炮吧?于是日子也就这命将就的过下来了。

但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摆在哪里,时不时爆发一下。比如说之前说的北京兵变就是这个情况,当是如果不是陆建章临危不乱,估计那天晚上,第一个倒大霉的就是袁世凯了。历史教科书上说是袁世凯指使曹锟发动的兵变,完全就是罔顾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曹锟对于连续半年没拿军饷的北洋第三镇还有几分控制力。历史上的曹锟到是经常被兵变的,其中一次他的部下还用了大炮直接轰击他的帅府,幸好曹锟上茅房,结果被炸死的是他的姨太太。当然最后一次被兵变则直接导致直系的大崩盘,这次著名的兵变是由我们的冯玉祥同志亲自发动的。

而最近的一个例子则是冯国璋坐镇南京形成实际上的割据,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中下级军官对老袁的极度不满。

而在北京,很多老六镇的兵还是旗人,这些人堪称反袁的骨干力量了。可惜此时的旗人早就变成一盘散沙了,而且由于没了政治地位和前程保证,越来越大的旗人开始寻求从北洋军脱身,这也是袁世凯编练五镇陆军的一个原因。

巧合的是,这天晚上负责守卫朝阳门的这个排的士兵一共二十人,就全部是旗人。这个二十个汉子早就在谋划脱离队伍了。

“铁二哥,听说左队昨天又跑了三个旗人?”一个年纪稍小的旗人在城门洞里说道。

铁二哥十分认同的点点头:“诸位兄弟,哥哥我今天给大家接了笔买卖,成了,每人五十块大洋,咱们今个交岗就天亮了,这狗屁军营老子就不回了。完事立刻出城,把大洋钱一分,脱了这身狗屁,回家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王亚樵冷冷的看着十数米外那个很镇定的小军官,那一丝不苟,公事公办的样子,如果不是王振宇说保证没问题,王亚樵肯定会冲下来用斧头杀出一条血路了人了,出了这个门,自己这些人的计划就告成了,你让他如何不急?。。。。。。

两团人站在朝阳门下,他们都想开门,但是在两团人中间,一个孤傲的身影挺立在那里,这朝阳门就是打不开。

铁二哥这会可就有些得意和神气了,他咳了咳嗓子道:“我有个远房亲戚在庆王府听差,今个晚上,王爷有些东西要打咱们这朝阳门过,到时候,咱们只要把门一开,然后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看见,五十个大洋就入手了。。。”

王振邦犹豫了一下,对身后已经动了杀机的铁二等人道:“你们注意了,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打开朝阳门。”

其他人想都不想道:“成,咱们都听铁二哥的,这狗皮弟兄们早就不想批了,铁二哥,您说怎么干?”

这时一阵马蹄声和车轮挤压石子路面的合奏把王振邦个吵醒了,他全然没注意到自己身后那二十个旗人士兵一脸兴奋的表情。他的脑子里面只有宵禁和夜不开城的死命令,于是他伸出右手,五指朝上,掌心面向来车方向,大声喊道:“停车。。。”

保定一期的毕业时间是民国三年的十一月,但是在二月,所有一期学员就要下部队实习带兵了。事实上保定军校跟后来的黄埔军校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不包分配。也就是说,他们只负责培养军事人才,而不负责这些被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的去向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