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1章 1918(六)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四百万元每年的皇室退位优待金其实也就发到1915年也就开始打折扣了,不过一大半总还是有的。唯一让皇室不满的是袁世凯为了登基称帝,强行把三大殿收归民国政府所有了。

而这个时候日本人还在为要不要出兵俄国争论不休,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身边那个沉睡了近三百年的狮子正进入第二波发展期,离完全苏醒已经不远了。

结果了,袁世凯用每年400万银元的优待条款就换取了清帝退位,合着皇帝的价格就是这么点了,算算看,庆王爷的身家完全可以当二十五年的皇帝了。而八旗那些自诩勇武的将士们在领了最后一次旗饷银后连忙去茶馆遛鸟了,至于大清王朝的死活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至于明年的饷银没着落怎么办?明儿的事明儿再说吧!

北京,紫禁城,虽然民国不过才七八年的光景,但是宫墙上墙漆脱落的斑白却忍不住显露出颓败的气息。

而不仅仅是德国的传统容克资本家,还有大批犹太人都在中国寻找到了新的商机,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918年到19 年短短三年间,总计六十多亿美元涌入中国市场,使得整个中国经济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井喷式的增长,其中美国资本占到了二十五亿美金,雄踞第一,其中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就投下了七亿美金;南洋华侨等世界各地华侨回乡投资达到了二十二亿美金,占据第二,这个时候不得不感叹中国在海外的侨民在创造财富方面真的不是一般的努力;来自欧洲的投资只有十三亿美金,其中德国居然占据了70%,而在中国的技术引进合作中,德国更是占据了总数的80%,在采矿,冶金,制造,军工,重工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德国人的身影。。。

于是大清帝国在这么一帮子人的努力下轰然倒塌,从这一点来说,要论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庆亲王绝对排在孙文之上。。。

袁世凯称帝失败死后,北洋政府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段祺瑞好歹还念旧情,把这四百万一年的费用给省到了一百万,其余的自然也没说抵赖,而是拖欠。也行吧,一百万银元放在民国时期的四川差不多可以养一个师的军队了。宫里现在的人可不算太多,所以勉强凑合还是够用的。

在此后长达二年的时间里,最终成行的德国人高达二百万之多,其中家属大约一百三十万,而工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教育培训人员达到了六十五万。而军事人员也达到了惊人的三万多,大批失业的德**官在遥远的东方找到了自己新的工作岗位和饭碗。

宣统三年,大清帝国的最后一年,革命的炮声已经响彻了整个南方,满清政府的财政崩溃。,一边是富的流油的王公贵族不肯拿出半分自己的银子补贴国用,另一边却是穷的叮当响的八旗大爷们一个劲的闹饷,据说他们生来就是兵,可让他们去打乱党,对不起,爷没这个功夫。

真正的悲剧发生在去年,直皖战争的结果是段祺瑞的皖系军阀在一瞬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于是连一百万都成问题了。

接替段祺瑞掌握北京政权的是张作霖,北京也变成了东北奉军的地盘,可是奉军压根就没把紫禁城的皇帝放在眼里,要知道当年皇帝得势的时候,我们的张老将还在白山黑水之间当土匪了。

所以张作霖不但把清室的代表臭骂一顿轰走,甚至还盘算着要不要从宫里弄点银子补充自家军费不足了。当场就把清室的几个代表给吓得连滚带爬跑了出来。

张作霖现在确实是财政困难,这当初招兵是容易啊,二十万奉军跟吹气球一样变成了七十万。请神容易送神难,扩军容易裁军难,张作霖现在是天天为自己麾下的弟兄们吃饭发愁了。。。

至于紫禁城,对不起,顾不上了,于是整个皇城就忍不住的败落下来了,而宗室对此毫无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