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4章 南北东西  凝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怜影道:“你在这里做不法之事,还妄想求皇后娘娘恩典?”

思卿对怜影道:“你们先下去。”

她蹲下身,“你又哭了,你哭有什么用呢?”

何美人泣道:“妾进宫来,母亲才会悲伤而故。”

思卿叹了口气,“那你就出宫去看看她吧。”

几日后的宫宴上,思卿和萧绎一直不说话。宴散后萧绎道:“何美人怎么就出宫去了?我都不知道。这样的事,以后要对我讲。”

思卿微微一笑,“她不过出宫去为其母烧香,当日就回西苑了。难道现如今宫眷的小事,我都不能做主了么?”

思卿所生的萧涣、萧汝兄弟自出生后一直跟着皇太后,皇太后过世后思卿曾提出将他们养在自己身边,萧绎委婉道:“他们都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要长辈照看。”

萧汝、萧涣兄弟年纪渐长,萧绎带兄弟二人出城跑马,回来后却总提起思卿虽然坚韧,萧涣兄弟却退缩。思卿充耳不闻,萧绎还说北境战事不断,日后要多带他们兄弟娴熟弓马。

这日晋位美人的裴氏陪萧绎去京郊狩猎,带思卿所出二子同往。留在西苑的思卿正与周贵妃说话间,却传回了思卿幼子萧涣受伤的消息。思卿听闻今上一行人返回了南内,连忙从西苑赴清溪苑探望,内侍却回报称萧涣兄弟自幼不在思卿膝下长大,此刻只想见已故皇太后身边年长的女官,并不敢劳烦皇后。思卿站在原地,回头见粼粼湖水,只觉得一切都是报应。

萧绎似乎心肠不似往日,周贵妃后来幽幽提起仁宗在藩时为问鼎舍弃王妃与王妃所出数子,意指萧氏凉薄已久,思卿道:“那总还不至于。”

周贵妃道:“您去南内,除了陛下,并无人敢挡驾您。”

思卿只是笑笑,除了自嘲一笑,她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她一直觉得自己早就看透了世态炎凉,实际上并没有。直到她与萧绎渐行渐远,她才发现世态炎凉就在身边。

以前她身边有菱蓁等人,吃穿用度都有陪嫁侍女替自己打点。她能轻而易举得到想穿的衣服、想吃的菜品。如今宫人对她的态度不再像旧年一样谨慎谦卑,菱蓁云初相继出宫,日常起居的一切明显变得粗淡了。

她很久不做噩梦了,这天梦见她去找周贵妃,周贵妃不在,殿中刹那因为倾倒的烛台引燃了椅披起火。火势越来越大,她莫名兴奋,竟然失去了逃走的欲望。

她能听到宫人的哭喊,火势太大,没人敢进来。她觉得头皮一热,好像是头发被点燃。这时有人冒着大火闯进来拉住她,“快走!”

是周贵妃。

周贵妃的衣服也被点燃,奋力将她向外拖拽,脱离险境后她小声问:“为什么救我?”

周贵妃道:“我想过了,你知道那么多余案旧情,只有一种肯能,你也是局中人。余案已经死了太多人,不能够再死了。”

她脱险后看见了萧绎,萧绎似固执认为是贵妃欲杀她。她在萧绎耳边道:“我等你来救我,你没出现,是她救了我。”

萧绎皱了皱眉,根本不听她的话,仍然按照自己的意志叫人将周贵妃带走。她这时明白过来,萧绎等周贵妃出错,已经等了很多很多年。

他的薄情是天与,不是后来日渐养成。

思卿一下子惊醒了,感觉有猫在蹭她的下颌。原来年迈的狸猫狸奴正在用头拱她,思卿搂着狸奴叹气。

第二天,狸奴就死了。

内侍在在太液池中捞出湿漉漉的一团,狸奴再也不会向她撒娇了。

狸奴快十岁了,很少离开内殿,有宫人说看见狸奴被人抛入水中,思卿想查,萧绎道:“一只猫而已,何必闹得鸡犬不宁?”

狸奴不过是一只猫而已,她也不过是一只猫而已。

长兄顾衡的话经常出现在耳边。

“没错,你现在是中宫。可是思卿,你要想清楚,这一切都是镜水月,你除了名位,无所傍身。能给你名位让你荣华尊崇的人转瞬就能让你失去你拥有的一切,你不要被眼前的景象迷了眼睛,没有人喜欢被挑战底线。”

颜陌溦生前也曾对思卿道:“我猜到大概除了太宗元后,国朝没有哪一位皇后能在皇后位上有你这么大的权柄。但是你越是如此,就越危险。”

他们的忠告言犹在耳,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思卿曾经无意间得知颜陌溦死后萧绎怨恨顾衡没有照顾好颜陌溦,却自始至终不提正是因为萧绎拒绝给靖国公翻案,才致使颜陌溦被仙居长公主逼死。

萧绎是天子,诖误怎么会出于今上。明君有道,错的只有臣下而已。

而今想来顾衡夫妇说得对,她的一切都是空中楼台镜水月,容易得也容易失,她根本无所傍身。

顾衡的话又说得不对,顾衡认为既然她的一切都仰赖于今上,那么她就不能违逆她所倚仗的皇权。她尝试这么做了,可她越是退让,她的处境越不如以前。

当她在西苑琼宇凭窗遥望时,经常会想自己此生会不会就是这样在绮绣丛中慢慢老去。这里衣食无缺,这里奢靡华贵,如果真是在此地枯萎,她亦不该伤春悲秋。她来到帝京的时候一无所有,所得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从乡野到帝京,她什么都见过了,也没什么遗憾。

闲暇时她常常回想往事,为什么她熙宁十四年进宫后宗王对她有敌意?大抵是因为国朝出过一位雷霆手段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是宗室的典守者,支持老敬王对异姓勋爵下手,宗王们尚且对她忌惮如斯。叶秀峰向来与端敬二府不睦,思卿出身叶氏,又与宗王政见相左,诸王岂会容许国朝再出一位与已故太皇太后相似的中宫。

太皇太后生前,萧绎仁孝恭敬,内修亲亲。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多年,期间逼死仁康皇太后,萧绎亦无计可施。一直到熙宁十四年太皇太后故去,萧绎才摆脱太皇太后的掣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