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校尉便是第三次出兵的,和突觉兵做过战,虽然也是事先中了蒙汗药,刚开始作战就吃了败仗,但打战总是要死人的,他手下的求州兵是有损失的,就算是不大,他也感觉这仇得报,要不然真没法回去面对手下的家眷了。
下令镇西兵集合,拉上各种物资,赶着马群,大队人马向镇西返回,因为回去的路上要路过求州城,杨泽还特地下令,让队伍绕个小弯,离着城墙远些,免得公羊留得到信儿,跑出来和他理论,想分些财物什么的。
其中一个校尉道:“咱们也死了不少人呢,总不能让咱们的人白死,要不然怎么向死去弟兄的老婆孩子交待!”
求州兵被放出来后,每个人都喝了粥,恢复了些体力,烧营之时,个个狂喊乱叫,似乎是想把这段时间受的恶气,一下子都要发泄出来似的,举着火把到处乱扔。
杨泽看了一眼那些求州兵,果然都挺可怜的,个个饿得够呛!不过,就算他们饿得再厉害,他也不会把到手的马再还回去的,还是让这些求州兵自己走回去,就当锻炼身体了。
求州兵的校尉也是俘虏啊,他们心里也在发怒,可看到躺了一地的突觉兵,他们心里也哆嗦上了,赶紧过来,叫道:“别驾大人,这些突觉兵突然造反,所以儿郎们才动的手,不怪儿郎们呀!”
“反正你也不会在求州待多久了,怕这些干什么?本官回去之后,便给琅州刺史写信,舒刺史反正也要告老还乡了,他又欠我的人情,这个面子不会不给的,你就等消息就好!”杨泽拍了拍他的肩膀,提醒了他一句。
独孤逊这才压下怒火,摆手道:“事已至此,多说无宜,咱们这便回去,路上慢慢走,照顾好伤员,二百多里路呢,要是再死上一批,本官可就……”他有心想说,本官可就没法升官了,强忍住没有说出来。
突觉兵现在是俘虏。都被绑着呢,哪可能有什么反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求州兵冲过来。一通混乱之后,足足有两百多个突觉兵被砍死,剩下的突觉兵也都带了伤,躺倒一片。
独孤逊见状大吃一惊,可没想到求州兵会突然发疯,乱砍俘虏。他虽然是科班出身的官员,表面上时常说杀俘不祥,可心里是没有这种想法的,突觉兵俘虏死些没啥了不起的。可死的太多,他就受不了了,他是管看押俘虏的人,要是俘虏都死光了,这责任他扛不住啊,还升什么官,不被贬官就不错了!
可他一下令放火,却出了事了。那些求州兵这段时间成了俘虏,关在营里,饭吃不饱,罪可受了不少,他们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这时候能放火烧营,那还有什么客气的。
马都被杨泽拉走了,杨泽做事相当地干脆,竟然只留了一匹马给独孤逊,独孤逊就算是想分都分不出来,他是不肯走路的。
杨泽的话里有两个要注意的地方,一个就是他除了突觉俘虏之外,别的什么都要,这个很好办,反正国师鸠摩多罗和那些辎重马匹还有财物,现在就在他的手里呢,第二个就是朝中的大佬们不会和突觉汗国撕破脸皮的,所以突觉国师被俘之事,不会张扬出去,但私下里肯定瞒不住的,心知肚明不宣之于口而已,而独孤逊的官位肯定会私下里升上一升,这不就正好应了琅州刺史那个官位么!
独孤逊满口子的感谢,反正他已经上了杨泽的贼船,这时候想反悔也不成了,没法不听话了呀,只能老老实实地,杨泽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办事了!
那校尉又道:“还请别驾大人分出匹马来,咱们好派个人回去向刺史大人报告此事,咱们这可是打了胜仗了!”
独孤逊在官场蹉跎半生,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向上爬的机会,哪可能放弃,他立即点头道:“明白,下官明白,一切都按杨大人的指示办,下官敢不从命!”
杨泽带着人却是快速返回镇西,派了付丙荣赶回去报信,带了这许多的物资回来,光靠着镇西兵押送,人手有点不够,还得让郝威峰多派些人来才成。
独孤逊见状,也不阻止。反正是个不要的大营,愿意怎么烧就怎么烧,要不然这些求州兵满身的戾气无处发泄,沿途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呢!
听说抓到了突觉的国师,严诚厚惊讶地道:“大人,要是抓到了普通的人物,咱们这里偏远,也许还瞒得住,可抓住了这么重要的人物,无论怎么瞒,京城那边都会知道的呀,就算为了照顾突觉那边的面子,不会公开,可皇上那里,却也是会有想法的,这个想法,可不知是好是坏了,也许对大人的前途不利啊。”
杨泽嗯了声,道:“皇上的年纪大了,想法必定会多些,但我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乃是为了……为了我大方帝国的千秋万代着想!”
他没好意思把话明说,独孤女皇不知还有几年的活头儿,继承人可是个大问题,李晏是长子不假,做过皇帝也不假,可他还有个二弟,也被发落到了边疆,也是做过皇帝的人,和李晏的遭遇差不多,还有个三弟相王,同样做过皇帝,却是在京城里的,万一独孤女皇有个三长两短,另外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长公主,谁来坐这个天下,可实在是不好说。
这个时候,他确实得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了,当然,明面上是为帝国着想,最起码也得说成是为了李晏的以后着想啊!
如果李晏真的能回返京城,再做皇帝,那杨泽可就发达了,一飞冲天,要是换了别人当皇帝,那他杨泽说不定就真得一辈子窝在这里了,那李晏在新君登基之后,极有可能命不久长,新君不管是哪个,都不会再让李晏活下去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