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热血王孙完全忘了他俩有几斤几两,更忘了他两个人加一块能吃几两干饭,脑子一热,竟然就想着要干一番大事!
而且,他俩要干的大事未免也太简单了些,大致上来说,就是跟着这个信使一起去长安,然后见到太子,向太子磕头效忠,至于以后会怎么样,到底会怎么样效忠,会有什么样的危险,他俩统统没有想过,只是认为干大事,就是要去见太子李重九。
他俩在院子里的大树下面,正说得起劲儿呢,那个屋里的信使实在坐不住了,他先是被外面那两个王孙给伤害了,然后又被村子里的村民给伤害了,现在被带进了王府,在屋子里面听到外面两个王孙说着创业大计,他感觉又被伤害了。
身为信使,虽然身份不高,可不代表着他智商不高,不能因为身份的低下,而证明他是个笨蛋,反而他聪明得很,要不然吴有仁也不能派他出来当信使,毕竟当信使,尤其是在对抗杨泽的时候当信使,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要是被抓住后,起码得会说瞎话啊!
信使也就是这个受伤的骑士,实在听不下去了,他从床榻上爬起来,打开门,对着外面的两个王孙说道:“两位小王爷,这么商量不行啊,都没能保密,这种大事,你们在做计划时,应该保密才对,可现在都被我听到了啊!”
李博文和李博智齐声叫了出来,他俩都挺惊讶的,怎么两个人说话,竟然还被屋里的人听到了,这时候他俩才注意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太大了,没有保住密。
李博文心想:“祖父一直总和我说,凡事一定要保密,就算是一件小事。被越多的人知道,那就越危险,因为你不知道别人会把这件事传成什么样,有可能一件针眼儿大小的事,通过造谣,会变成比磨盘还大的事的。”
而李博智则心想:“秘密要是被泄漏了,那就一定要懂得灭口,灭口这种事情,越早做,未知的危险就越小!”
信使看着他俩的表情。叹了口气,道:“两位小王爷,你们两个的反应也太慢了些,要想保信秘密,那就得赶紧灭口啊,你们这时候应该抽刀把小人给砍了才对,你们想了这么久,如果我是敌人,我这时候都跑掉了啊!”
李博文和李博智两个人都冒汗了。不遇事儿时都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可一旦遇到了事儿,他俩就感觉自己确实不是什么人才了!
可他俩并不能真的把这个信使如何的,因为信使是吴有仁派来的。本身就是太子一伙的,他俩不可能杀自己人啊!
诚亲王接着道:“靖德郡王家的人会在半道上,就把那个信使给弄死,然后飞跑着去见太子,说信使是被暗杀的,至于是谁暗杀的,那就是不知道。”
诚亲王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咱们只能分别投靠了,再无别的办法。”
怎么能犯这种错误呢,真是让人懊恼啊!
李博文低头想了一会儿,这才抬头道:“祖父是让孙儿去投靠杨泽,可是怎么个投靠法呢?”
李博智和李博文面面相觑,他俩都感觉刚才讨论得太兴奋了,以至于忘了隔墙有耳的危险,而这种危险正是平常祖父告诫他们最多的。
就在李博文和李博智这对难兄难弟懊恼的时候,诚亲王和靖德郡王则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们这对老兄弟知道,在本朝的太子与燕王之争中,不可能置身事外了,只能选择站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那么由谁来当表态呢,不就是诚亲王了么,好歹诚亲王一家能保住命啊,别的不求了,就求条活路,那么诚亲王一家要是保住了。就可能暗中帮助靖德郡王一家了,这是在杨泽获胜的情况下。
李博文进了厅,便想把自己和李博智商量好的创业大计,讲给祖父听,可诚亲王却没给他开口的机会,而是让他坐下,把自家的艰难处境说给他听。
两人一起摇头叹息,只感到活到暮年了,还要做出这种决定,真是让人痛苦啊,可为了给儿孙们争条活路,还能有啥别的办法呢!
果然,诚亲王又道:“太子殿下必会愤怒,但也却会信任靖德郡王家的人,因为他们才是保护信使的人,没保护好那是能力问题,而不是忠心问题。这时候,你便去见燕王,告诉燕王,那个信使是你杀的,燕王就算是有所怀疑,起码表面上也会接纳你的。”
一番讨论之后,诚亲王和靖德郡王感觉都象是老了十岁一样,都全身无力地靠在椅子里。
然而,诚亲王和靖德郡王都非常清楚。以杨泽的才智,根本不存在看不出他们是在两边下注,但也正因为杨泽能看得出来,所以他便不会拒绝这种下注。反而会视为这是示好李室皇族的举动,毕竟杨泽是想让他的未婚妻万岁公主当女皇二代,而不是要自己篡位,就算是要夺得江山。那也是杨泽在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只要能把握住这点就行了。
听了靖德郡王的话,诚亲王挤出一丝笑容。道:“兄弟这是说的哪里话,为了两家人的活路,我还要在意这张老脸么,我什么时候在意过面子这种事?”说罢,他呵呵地笑了起来。
两个人沉默了片刻,便即分开,诚亲王让人叫了李博文一起回他们自己的王府,而靖德郡王也要叮嘱一下自己的儿孙。
李博文道:“就象这次,皇上让燕王出征,却又让太子殿下负责粮草的转运,这明显就是要让太子殿下压住燕王啊,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他俩讨论出来的决定就是,由靖德郡王投靠太子李重九,而由诚亲王去投靠燕王杨泽!
诚亲王也不说话,就是看着李博文。好久好久,李博文的眼睛都红了,眼眶中的眼泪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他道:“那,那靖德郡王的家人呢,李博智呢,就是他要去太子那里吧,他会如何?”
李博文连连点头,却没有听明白是怎么回事。
李博文脸色苍白,他道:“祖父,以孙儿看为何不孤注一掷,咱们只支持太子殿下,这样胜也能得全胜,而败……孙儿认为,不可能失败的,皇上英明,岂能再允许第二个女皇出现,所以孙儿认为,万岁公主不会有机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