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摸石头过河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整个民团的人由两种类型组成,一种就是本地的农户,由于各种原因,没了生计,才参加到民团里,当然,也有想当兵吃粮的人。另一种便是流民,来自陕西、山西、直隶、察哈尔等地。前一种比较简单,本地人多少知道些根底,稍作了解就行,但第二种就复杂了,完全就是靠自己说,真的假的没人知道,赵子梧生怕混入一些兵**,他了好几天一一盘查,多数看起来都还老实,其中有两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人名叫常风,来自河南,另一人叫楚峰,来自陕西。二人给赵子梧的感觉就是他们杀过人,并没有他们自己说的那么简单。

“子悟,你想好了?”

王颂摇摇头,“我这把年纪了,还能有什么打算?能看着你们在美国站稳脚跟,我就心满意足了。”

赵子梧知道王颂话中的意思,弟弟还小,要是自己没任何想法,老师恐怕是以保全三人为唯一目的,算是给父亲一个交待,今日老师来找自己,就是最后一次谈论这事,过了今日,他相信王颂永远不会再提此事。

“呵呵,看不出你还是个侠匪。”赵子梧笑道,“行了,你也留下。”

赵子梧轻轻舒了口气,他心里其实早已明白父亲之死并不是王颂的原因,父亲既然决定要做这些事,自然也想过其中的危险,就如同他去军校一般,走进黄埔,危险就会一直伴随着他,难说就死在北伐的路上。

“没有。”

赵子梧双手紧紧抱着头,低着头道:“老师,这正是我苦恼的地方,我很难忘记在军校的岁月,它让人振奋,让人愿意为他付出一切,我决定来阳高时,心中就只是想复仇!”他抬起头眼中冒出一股凶光。

“楚峰,我不勉强你,回头你收拾东西走。”

犹豫了下,楚峰道:“是不是我说清楚,大少爷就不赶我了?”

楚峰松了口气,对他来说,离开也没什么,只是流浪得累了,很想歇歇。

“大少爷放心,我绝不乱来。”常风急忙收起笑容说道。

“准备着?就如同老师说的,等日本人打进来时,有这么一个避祸之地?就靠这个民团?”赵子梧失声笑了。

赵子梧摇摇头,“不一定,要看你的事到底是什么。”

“那我就实话实说,我确实当过兵,在石友三手下是一个排长,去年家里出了事,父母因为交不出租子,被人活活打死,我便找机会回家杀了仇人,也不敢再回军队,只得四处流浪,来到这阳高,碰巧老爷在招人,我就来了这民团。”

“子悟,这民团虽说不怎么样,可它毕竟是山西督军府府认可的,这就名正言顺,你去过广州应该知道,这年头只要有钱、有枪,总会有机会的,别忘了,那些军阀刚起步的时候恐怕还不如你的条件好。”

赵子梧的民团驻地在出南关十里的八里台,这里离县城有些远,不过赵子梧来过一次就明白父亲的用意,建在这里是为了不让更多人的关注,尤其是阳高县的张知事。

“我和你们几个虽说相处时间不长,可心中始终将你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你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我怎么会怪你呢?”王颂微笑着说道。

王颂笑了,“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一起干!”

楚峰眼中闪过一丝迷茫,赵子梧很特别,这几日整顿民团,他就看出赵子梧弄民团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包括武器,他无意中听到赵子梧提到从德国人那里订购了步枪、机枪,这样干民团的他没见过。

“很简单,我不想用不知底的人。”

思索了好一会,王颂道:“子悟,这个我真不知道,乱世不确定的事情太多,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也许在军阀混战中消亡,子悟,重要的是你想做什么?为国家、民众,好像太遥远,为自己,又没多大意思。”

“那老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帮我?”

“那你为何不做了?”

“那老师有何打算?”

“你看着我的眼睛,再回答一次。”

常风搔搔头,“我还以为大少爷不要我这个做过土匪的人呢!”

和王颂夜谈后,赵子梧直接搬到了民团里住着,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父亲召集的这些人,不合适的一个不留,仔细了解了个人的情况后,他将民团里兵农兼顾的人做了清退,只留下愿意从军的人,这一来,整个民团只剩下两百多人。若是没有和王颂的那一番谈话,这点人手,赵子梧早就没了兴趣。

楚峰明显心虚了,他快速的盯着赵子梧的眼睛说了句没有,便将视线转移开来。

“兵也好,匪也好,我并不是不要,但要看人怎么样,先说好了,让我发现你们话不实,或者以后犯事,我绝不轻饶。”

“老师为何这么说?”

王颂点点头。

楚峰也做了相同的保证,见赵子梧心情好,他趁机问道:“大少爷,咱们这民团以后要做什么?”

“以后再说。”赵子悟不置可否,“我不可能为这么一个民团费精力,以后自然有大事要做。”

人员初定,赵子梧将所有人打乱,直接就按正规部队来重新编制,将两百多人分成两个连,每个连一百二十人上下,暂时让常风和楚峰做了连长,至于排长、班长,先不设置,等训练一段时间,考察后再说。

将军校你所学知识系统的整理了一遍,赵子梧拟定了民团的训练大纲,他亲自带队,开始了训练,常风还没什么,楚峰看完大纲,便暗自心惊,拐弯抹角和他聊天,总算知道赵子梧是从黄埔出来的,这下他更迷惑了,听说南方正准备北伐,那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可赵子梧跑来这晋北有些不可思议。

连续训练了二十多天,这支军队渐渐成形,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着一股气势,只是武器极为短缺,除了县府和各乡凑得十几支老爷枪,就没有一件像样的武器,常风都笑言这民团连土匪都不如,还不及评书中的强盗,那至少也人手一把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