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一拍脑袋,“说得是,说得是,”提起笔在公文上批了几个字,想想,又将文书上的三万发子弹的三字改成了五字,赵戴文见了只摇头,这位督军大人小气是出了名的,他抢过笔,在五字前加了一个拾字。
要是在一个月前,早就有人不顾楚峰的呵斥,躺倒在地上,大不了挨上几脚,可现在就不同了,训练的团丁都是被刷下来的,他们可以忍受楚峰的脚,但不能忍受其他团丁不屑的眼光。
赵戴文有些得意,他也是灵机一动,出了这么个主意,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这主要是民团剿灭流匪很是稀奇,何况还有俘虏为证,这就给各方一个错觉,民团尚且如此,阎督军手下正规军岂不更是不得了,难怪北方就山西最稳定,当然,这一切都和他阎督军正确领导分不开的。
赵子梧见他犹豫,也只能让他仔细考虑下,张志新想了一夜,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但当他清晨看到楚峰玩命训练团丁时,狠狠抽了自己一下,赵子梧就算有什么宏伟计划,凭什么一来就告诉他这个不知底的人?“不出阳高?”张志新嘀咕了一句后笑了,他可不相信比他还小两岁的赵子梧没有抱负,否则,那么玩命训练团丁做什么。
赵子梧笑眯眯的站在窗口看着远处训练的团丁,他这个位置只能看清楚人影的晃动,不过他能够想象到楚峰那阴沉的脸,这也难怪,总要有人留下来指挥训练,他这方面比常风强,自然,外出带队的事情就被常风争了去。
“是呀,是呀,还是次陇眼光独到,看出这事绝不会有假,出的主意更是妙,以督军府名义发布剿匪公告,为本省挣了不少名声。”
赵戴文不屑的嘿了声,“这民团又没有什么重武器,也就是比土匪强点,真要不听话,随便调动一个师,弄死他还不跟掐死蚂蚁一样?”
几个已经有些虚脱的团丁闻言身子一震,咬牙继续跑,这脸丢不起啊!
“听着,再不达标,今年就完了,下次出去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楚峰冷冷道。
“督军可别小看了这地方武装,阳高地处北边要冲,用好了,一旦有战事,替你争取个一两天也不是难事。”
“赵团总,我想好了,决定留下。”
全民团论起科班出身,除了他自己外,就是身边这个张志新,他是斌业中学,也就是太原学兵团二期毕业的学兵,本来应该在晋军中供职,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没去,在大同家中闲了两年,眼见着同一批学兵已经在晋军中崭露头角,他有些坐不住了,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去求原来的学兵团团长荣鸿胪,也是郝成美在大同为赵子梧受伤团丁四处奔走,加上阎锡山的公告和报纸的大肆渲染,让身在大同的张志新动了心思,民团不比正规军,人才肯定缺,自己去晋军还得从底层做起,到民团就不一样了,以往张志新是绝不会考虑去这种地方武装的,可阳高民团不一样,连阎督军都关注,难保以后不会一步登天,到时候作为元老,弄个高些的职位不算难事。
阎锡山接过一看,是阳高县知事的文书,恳请赵戴文从中协调,帮赵子梧买些弹药。
赵戴文摇了摇头,“他既然弄这个民团,怕是不太缺钱,伯川,你瞧瞧这个。”
阎锡山翻了翻桌上文书,“叫赵子梧,这民团是他父亲弄的,他父亲也是从阳高出去的商人,去年回来置办了家产,还弄了这个民团。”
十月份的山西已经有些凉意,早上微风吹过,会让行人不自觉的收紧衣服,将头上的毡帽压实一些,生怕这微风将身上的热气带走。
“行啊,那就卖些给他。”
“那以后会不会难控制?”
阎锡山有些为难,民团也不是正式武装,升官也没个地方升,“要不赏些钱?”
“赵团总,不,团长,让我做什么?”
赵子梧扭头看着他,“你想做什么?”
快速理了理思路,张志新知道新来最忌讳争权,尤其是不能和赵子梧信任的人争,“团长,我虽说学过几年,但和新兵也差不多,我想如果可能,我还是带新兵一起训练,这样,楚连长也可以帮团长做其他事。”
他的话让赵子梧非常满意,心中对他的好感增加了不止一成,“志新,按理说你来做个副团长都不过分,只是民团不比军队,还是要看能力,你这么想很好,咱们民团初建,只要大家相信你的能力,就有出头的机会,正好新招了不少新兵,你就来做这个新兵连长。”
“团长说的是,我一定不会让团长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