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村治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基本是这样的,不过因为涉及村保卫团,以及协助县府办理各项事宜,各村对本村村民都有一定的摊派。”

赵子赟点点头,他本来是想靠自己解决此事,并且也想到成立新的村来解决此事,听完刚才薛儒的话,他就知道自己想差了,要村民脱离原来的村恐怕是不现实的,他们只是来种地,亲朋好友、家里的房子这些肯定还在原来的村,完全割舍根本做不到!

“我看这村本政治搞的就是县治的那一套,村民会议就相当于县议会,村公所就等于县府,至于这村长,就是县长。”张鸿打破了沉默。

“那如果这个村民两头都住呢?”张鸿问道。

没多久,王颂走了进来,身后自然有陈娇儿这个小跟班,几人一见王颂,立刻起身,纷纷躬身行礼,“王先生好。”

屋中人听着像是明白了,又有些不懂,马麟主管司法这一块,逻辑思维强一些,他试探着解释道:“王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如果一个村民他租用了县府的土地,来到一个新的村子,那他所摊派的费用就分开交,向原来的村子交一笔钱,保证他自己在原来村子的身份,能够参加村民会议这些,应该是和民主有关,而他在新的村子生活,新村子要向他提供治安、教育这些事务,那他就该把这些摊派的钱交到新村子里,如果这个村民就在原来的村,那两笔摊派费用都交给同一个村。”

“其实最重要的是先理清摊派,有些该县府做的就不要让村里去做,村里就管好村里的事就行,村治不能变成一些人敛财的工具,国圃,只要把握好这一点,我想村民是会接受的。”

“老师,知道了,可眼下这事怎么解决?”赵子赟急道。

“村民以原住址为依据,不管他租用那个村的地,都还在原来的村参与村治,参加村民会议什么的,也可以竞选村长,而摊派就要分成两个部分,身份权利摊派和事务摊派。”

薛儒和赵子赟对视一眼,他起身来到战力面前:“去请王先生来,说有要事请教。”

“找到原因,就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先来看看这村治,阎锡山提出这个,为何有人愿意当村长?我想这里面自然有看不见的好处,如同国圃所说,有摊派,那我们就应该把这摊派明亮化,不该村里摊的事情就不要让村里来做。”

王颂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双手环抱于胸前,“要说这阎锡山这村治还真有些不错的地方,子赟,你们要好好学学。”

毕竟不是搞政治出身,王颂咋一听还真被难住了,他用手抹了抹头,盯着桌子上的水杯不说话。

几人可不敢放肆,依然站着等陈娇儿扶王颂坐在中间,他们才纷纷坐下。

赵子赟一见头皮发麻,他从未见老师遇到问题后如此表情,兴修水利和开垦荒地是他主导的两件大事,居然就被这一个村治给难住了,心中焦虑可想而知。

“村本政治是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编村之内设立村民会议、村公所……还有专门负责安全的保卫团……”薛儒将自己理解的东西详细的向王颂解释着,老先生听得很认真,不是的打断薛儒问了他不太清楚的问题,随着薛儒的深入介绍,王颂眼睛开始有些亮了。

“国圃啊,什么事你们几个都没辙了?”王颂也不客套,一来就直奔主题。

“国圃,你再给我仔细讲讲这村本政治。”

“两边都住就要两边交了,这个没什么办法。”马麟道。

“王先生,我懂了,我们先试着改一改,如果有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了几天功夫,薛儒集思广益,将阎锡山的村本政治的各项要求进一步细化,并按照王颂所说,将各村公所原有的摊派进行了划分,一部分和人挂钩,不管他去哪,这笔钱都要交,除非他申请离开原来的村子,只是这样,要想再回去,就必须经过村民会议同意才行,另一部分和住址挂钩,住在哪,就在所在的村子交费,所有这些采取一年一核,至于各村以往协助县府办事自行在本村的摊派全部取消,县府每年预算一笔费用,作为各村协助县府办事的费用,有些像现代的办公经费的意思。在各村用度最大的保卫团费用,一律取消,有独立旅驻守阳高,还弄什么保卫团?当然,那些地主要弄,薛儒不管,但明文规定不准摊派任何费用给村民。

县府以公文形式下发阳高各区和村公所,一时间震动不小,开明乡绅还是看到了其中的好处,不少村长、村副不干了,他们原来交钱弄这个职务,可不是为村民着想什么的,而是看到其中巨大的好处,纷纷来县城嚷着要开什么县议会,并要上省城上访,薛儒也是铁了心,不为所动,将“好人有饭吃”几个大字用毛笔认真书写,刻成碑竖在县府门口,这下那些地主们没辙了,都是读过私塾几天的人,知道这话是阎锡山所说,也知道这话背后的意思。

如此一来,居然取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原来的村长、村副按照阎锡山的要求是要交钱的,这几乎就是乡绅地主的游戏了,现在阳高改了改,当这个村长、村副意思就不大了,不少村长、村副提出不干,这反而是薛儒乐见的,一批德高望重的村民成了村长,至于省府规定交的钱嘛,薛儒也有解决办法,从县府支出中预算,作为各村一些公共事务的经费,可谓一举两得。

这件事后来虽然也有颇多问题,但基本奠定了阳高农村村一级的基础,出任村长成为各村的一种荣誉,不少人也确实为了这个荣誉将村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很多开明乡绅除了竞争这一职位外,还对本村的公共事务捐款,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