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5章 理顺军工  第三极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借着这次会议,人员也进行了临时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调整,沈鸿、钱志道、李承干、俞大维等人成了兵器工业集团的主力,钱志道出任兵器工业集团负责人,其余各人分别出任兵器工业集团下各公司负责人。原蒙疆很多人转而接管独立研究机构和其他几个集团,其中,宋式犇出任了常规武器研究院院长,曹焕文出任炸药与火药研究院院长,叶弼亮将执掌航天工业集团,王卓然执掌最为重要的战略武器研究院,同时,王卓然也是首任军工科技委员会主席。

“我等被邀请参会,不好说什么,若要说想法,感觉还是卓然兄说的有些道理。”在被赵子赟询问有何想法时,曾经的兵工署长俞大维表达了看法。

“只是以前没在我这里混,觉得今后不会再从事军工了?这想法可不对,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我可没傻到让你们去做别的,这么说吧,还得把命卖给新中华的军工事业才行。”

首要讨论的,便是竞争还是集中,不管是原蒙疆,还是延安,其军工都是集中制下的任务分配方式,这有助于力量的集合,但缺乏创新动力,赵子赟考虑的是形成竞争机制,不过遭到王卓然等人的激烈反对。

各集团按照比例上缴研发费用,装备部则从国防经费中再列支一笔,用于补充和指定研发,两笔经费,由军工委员会根据军工科技委员会的研发项目评定,向各独立研发机构下拨经费。

从目前的情况看,赵子赟并未显露出更偏重何种事务,而周公则很明显偏重内政和外事,很多人猜测,赵子赟才是临时政府中的主导者。

“当然愿意!”李承干立刻站了起来:“我等投身军工,是想看到国家强大,只是……”

闻言,李承干吃了一惊,忙问道:“赵总理的意思是,我等还能从事军工?”

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国内事务太过繁杂,尤其是很多事情还未理顺,周公和赵子赟商量后,决定由赵子赟大力气把一个个环节理顺。

由于有军工委员会和军工科技委员会的存在,自主研发和指定研发都有了着落,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竞争,至于生产方面,兵器工业集团将在全国建立多个兵工厂,除了确保同一类型武器至少有三个兵工厂生产外,各有侧重,有一定的竞争,至于飞机和船舶建立两个以上的集团,竞争是其次的,主要是考虑南北地域、气候等条件差异太大,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研发,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民用方面的差异。

方玉华成为最年轻的女性领导者,出任北方船舶集团负责人,原大中华造船厂厂长杨俊生出面重组上海造船业,建立东方船舶集团,江南造船所的****瑸则带部分大连造船厂的人,部分上海整合资源,南下广州,建立南方船舶集团。

叶弼亮支持王卓然的说法,他认为赵子赟设想的竞争体现在研究方面,如果拆分军工,生产和研究兼顾,会造成非常大的浪费,他提议,通过建立多个研究机构,来形成竞争。

参会的除了原蒙疆军工高层人员外,还有延安的沈鸿、钱志道、刘贵福、刘鼎,以及内战结束后,意外被邀请到张垣的李承干、俞大维、郑家俊、庄权等人。

某种意义上说,曾经的三方人员能够在这里开会,不仅仅是人才济济,也是军工史上的奇迹,只是其他两方的人员都没太说话,只是看着原蒙疆的人在争执。

王孝丰仍然主管北方飞机制造集团,朱霖和田培业南下成都组建南方飞机制造集团,钱昌祚和顾光复则分别建立了南北两个航空器研究所,北方航空器研究所侧重战斗机和轰炸机,南方航空器研究所侧重直升机和特种飞机。

赵子赟可谓快刀斩乱麻理顺了军工,这也得益于这些军工人丝毫不在意个人名利,只要需要,他们可以隐姓埋名,去任何地方。也鉴于此,在后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之后,各部会商,一致同意给军工人员超一流待遇,家属住房租金由国家负担,子女入学自由选择,回家探亲交通费国家负担等等,而薪水,整体提升三级。

当然,很多军工人,包括普通工人,都很少主动享受这些超一流待遇,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子女去选择学校,回家探亲也从不报销路费,只有家属住房租金这件事,由不得他们,不过他们基本都选择较为便宜的政府廉租房。

凭借赵子玉和陈娇儿一些先知先觉的东西,中国军工始终没有走什么弯路,将近一百年中,始终领先世界一步。

这其中,方玉华成为军工界最出名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她主导的航母工程举世瞩目,还因为这位公认的美丽女子……终身未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