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上,都是菜汤子。到是一样做的不错,专心,不管别人说什么,这娘三都认真地在吃东西呢。
至于人家里的孩子长庚同学,人朱家一家子人,看都没看一眼。
朱铁柱在村里没人缘,没能打听到闺女在哪。
田蜜对着亲妈良心建议:“您同他们不是一路人,回头咱们招呼人吃饭,把礼数做到了就成,您别太热情了。还有他们说什么不中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别把把自己气坏了。你可是我亲妈,气坏了你他们不心疼的,心疼的只有你闺女。知道不。”
要说朱铁柱的脑子那也是真的不一般,换成别人,谁能想到这么弯弯曲曲的道道呀。亏他想的起来,家里还有这么一门亲戚呢。
今天怕是自家母亲要长长见识。说真的到现在田蜜对当初上岗村时候,朱大娘闹事,嚷嚷的本事也记忆犹新。
大过年的亲家上门了,总不能进门就问有什么事。一大桌子菜招呼着,田大业:“亲家,这么多年了,您们夫妇这是头一次上门,别客气。”
这时候绝对不会跟闺女承认,她就这么认为的。孩子大了,都开始教自己大道理了。可惜就是还没个对象呢。
这话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是人家两个亲家端杯子,真没你这个小辈什么事。轮不到你开口呀。
田蜜看看客厅里面的一家子,做客串亲戚可不带这样耷拉脸色的。这就是过来找麻烦的,她妈这辈子遇到的人,顶多就是田丰那样客客气气叫阿姨的,怕是没碰到过田嘉志父母这样的。
朱大壮媳妇更是豁得开脸皮,一口一个亲家叔叔的称呼着。
很难忘怀的那种。
这要是在自己家里还怨怼自己,太没有串亲戚的自觉了。
孙怡觉得这孩子有点不通人情,凉薄,别是看不上乡下人吧,这样可不成。
孙怡觉得闺女有点多余,她是什么人呀,能跟亲戚一般见识吗:“看你说的,你妈还能比不上他们,还能让他们在我自己家里恶心到不成。再说了,好歹是过来串亲戚的,他们能做什么呀。”
可人家有本事呀,人家在省城还是知道田大业这号人物的。这不是正月初四人就堵门了。
边上的孙怡也想了,他们家大姑爷的兄长不咋样,难怪大姑爷相处不来呢。大姑爷没错,都是别人的错。
朱铁柱没开口呢,被人遗忘的朱大壮就端着酒杯:“亲家叔叔看您说的,我们贸然的过来,您别见怪才成。”
不过就是孩子总是流鼻涕,很悬才没进嘴里的,当妈的都不知道给擦一下。
田蜜实在看不过去了,给拿了一沓卫生纸放在朱老大媳妇手边。
朱老大媳妇抬头看向田蜜什么意思呀,田蜜真不愿意搭理她:“给孩子擦擦鼻涕。”
这可是很没礼貌的行为呢,孙怡都皱眉了,哪有这么说话的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