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海面上全都得归了大明南洋公司,以及目前还是个草头衙门的海都司管辖。
一整个东林党文官在海事这方面从下到上的利益链,有被直接腰斩的可能。
“务必速速上奏!请陛下召王承恩回京!”
“王阉之祸!再不扼止便再无可收拾的余地了!”
“郑家知道这大料宝船的事儿吗!?”
知道。
而且郑家之前就来参观过这一艘巨舰。
只不过相比起不通海事的东林党文官集团来说,郑家对这巨舰的态度就实际很多。
郑芝龙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的就是不可能。
不可能造的出来。
荷兰人都造不出来。
还在作塘架子上看着是有模有样,但下水一定完蛋,就算强撑着下了水,到海上风一吹当场肯定就得崩。
什么?永乐年间造出来过?
陈年老船不足为惧。
这阵子郑芝龙向南洋公司妥协之后就一直在研究南洋公司的船只和火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船只中规中矩,大个儿头儿但航速慢。
使得南洋水师在海上所向披靡的,主要是还是船上搭载的先进火器。
但既然大料宝船造出来了。
郑家不可能不关注,不忧心。
从郑家一官党分离出来的郑成功一脉的‘国姓派’的人见了大料宝船,都不由得为郑家在海上的未来感到忧心。
专业老海盗知道大船不一定能打,也从来没有什么船在海上是无敌的。
可这大料宝船,它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是大张旗鼓的公诸于世。
所以快马传信,世人奔走相告之下,从广州到南京这漫长的路程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大明隆武皇帝朱聿键就收到了关于大料宝船在广州横空出世的消息。
与此同时大明报社周刊也在印刷了,要将这巨舰的存在告于全大明官绅百姓知晓。
朱聿键只是震惊这船造的挺快。
大料宝船的事情他是知晓的。
王承恩一个太监,在他看来就是他的家奴,是帮着他操持大明南洋公司以及南京工业区,白生产业等产业的奴才,是从海外吕宋给他抢金银回来的贤宦。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能控制住王承恩的情况下。
这几年下来王承恩丝毫没有操弄朝政,动用党派权势威胁皇权祸乱朝纲的意思,所以朱聿键默认王承恩一直是那个'贤宦'。
建造一艘巨舰,并未脱离‘贤宦’的范畴。
用的银子没有打点关系,没有拉帮结派,没有暗中培养死士,养几千个假子家丁什么的,只是用来造了一艘船,还是能给朱聿键挣来银子的大船。
挺好的。
朱聿键手把手教着自己宝贝儿子写字,一边吩咐身边秉笔太监道:“既然造好了,那就让大明南洋公司在三月之内将此大料宝船交付于大明海都司衙门,明日开个朝会先把这事儿说与众臣听,再让他们上奏疏。”
是海都司的船,不是南洋公司的船。
这说法是王承恩早先上的奏疏里就说好了的。
20号开始恢复正常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