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首都居民有近两万人,全国战船五百多艘,和一众欧洲殖民者不清不楚,大军很是强大之类
王承恩不以为意,只是抚摸着平远号的船舷,回忆道:“海外诸国皆为大明臣属,文莱亦不例外,老夫依稀记得此国国王身死于国,死前竟派船将他遗体送来我大明托葬,死都要死在我大明,却是个聪明的。”
说罢他看向身后的三个个头儿都比他高的孙子:“此行往福州补给,你们也能得见天朝风华,因是战时,求取封号的事儿就由老夫来帮你们办,回去之后,你们那国与文莱的事儿,待老夫驾巨舟驾临,想必文莱定是生不出二心.”
随着这海外封国的王子奔赴大明。
大明帝国给海上世界的压力终于爆发开来。
随着大明的海船奔赴四方,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西班牙殖民者失利,对海外诸国来说,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帝国阴影投下,将他们笼罩。
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到这个帝国眼下的举动,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影响到他们。
苏禄国是在危难的处境下被迫聪明了起来。
但真正聪明的国度还是有的。
比如琉球。
被黑旗水师从前倭国萨摩藩手中拯救之后,琉球国王重新执掌了琉球群岛,并且对黑旗很是恭顺,朝贡不断,黑旗兀儿特上位之时其王世子也带着礼物亲赴京师见证。
可眼下大明似乎也很强。
且对于目前琉球国内的文人士绅圈子来说,大明才该是琉球的宗主国。
所以琉球国王很是苦恼。
好在时任法司也是王世子提议了。
“有明朝鲜国往日境遇多类我国,委身鞑虏不得朝见正宗,然其国另行一路,渡海以供大明”
悄咪咪的朝贡大明。
同时也朝贡大清。
富贵险中求!
琉球国王对这个大胆的想法很是心动。
事实上他们还真想对了。
朱由检与黑旗水师还真没时间关心他们。
一方面是要准备到四岛东京去送走前往美洲的先遣舰队,黑旗水师多在四岛游走,毕竟才下不就,需要重兵以震慑宵小。
另一方面嘛。
西域蒙古诸部扣关。
以吐鲁番蒙古为首的蒙古诸部兵临嘉峪关,与正白旗打起来了。
消息通过快报与电报,只用了三天就到了京师。
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次。
一开始正白旗只以为是寻常流寇骚扰,不以为意,只是简单通传。
然后发现贼人越来越多,且渐有围城之状,更有周边消息传来,数支部队绕过了嘉峪关直接奔着关内去了。
朱由检得了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要搁置前往四岛的想法。
但随后又知道不能如此简单的下令。
正白旗传来的信息里并没有提及城关防守情况,说明敌军似是围而不攻。
还需要更多信息。
“宣准噶尔部玉姆阿噶之子绰罗斯·噶尔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