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江上吟,惊得唐维华与陈允升默不作声,看了又看,文中“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这是何等豪迈霸气,完全不像是出自八岁幼童之手,倒像是出自一个历经万千世事的巨匠之手。
良久后,陈允升一把抓住唐维喜的手,说道:“德华兄!此子必可救我啊!”
唐维喜也回过神来望着状若狂喜的好友,又望了望身旁的儿子,像是还在回味。
“熏儿,你先回你母亲那”唐维喜当即吩咐道。
林雨熏闻言万福一下,临走还不忘瞥了一眼桌上诗文,这才踱了出去。
“德华兄!此子...”
唐维喜挥手打断好友絮叨,说道:“行了,你又有什么主意?”
其实他见陈允升如此兴奋,也颇有些好奇,不知他言下何意。
“德华兄,举贤令啊,举贤令啊!”
“你有几成把握?”良久后唐维喜才出声询问道。
“德华兄!那就这么定了?”在陈允升看来此事却是百利而无一害,了不起了也不过是人嫌唐冠年龄小,觉得事情不真实,自己继续去淮南道任职,可毕竟娃不是亲生的,不知父亲忧心忡忡,生怕有闪失。
“冠儿!”一声大喝将唐冠拉回现实,不知何时折回的唐维喜站在眼前。
陈允升不由踌躇起来,想了一下开口道:“八成”
“哦”唐冠闻言挪动身子,却被唐维喜一把揽在怀中。
当今天后虽然任用酷吏残杀官僚,但同时奇怪的是也一直求贤若渴,不仅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举殿试,而且还颁布了一道名为举贤令的推举方案。
“去病,你告诉爹,你病好之后,那些东西是不是一想就有?”
望着唐维喜这副模样,唐冠微微摇头,自己才稍微侵犯了一点版权,便被惊为天人,若是显露头角,恐怕上道不难,继续发展还得需要考虑。
唐维喜却是肥胖脸上堆满了笑容,越发觉得自己儿子真的是上天受命,真应了那些恭维之话,天将降大任!
谁都没发现一直默默不语的唐冠脸上出现了诡异的笑容,不得不说唐冠的意yin功力深厚了得,这还没怎么样,脑中就浮现出了加官进爵,当上一品红臣,出任封疆大吏,迎娶异国公主,踏上人生巅峰的场面,想到这还有点小兴奋,嘴角不由流出口水。
“孩儿在”唐冠忙擦了擦嘴角口水说道。
这首歌唱的什么意思呢,意在讽刺当今太后滥用官吏,只要自荐,便可以试官,以至于官太多了,职位不够用,补阙,拾遗,御史,校书郎都是新设官职,可以一车一车的拉,一斗一斗的量,数目之多数不胜数。
如今他已是个半大孩童,唐维喜对孩子又向来严厉,很少有这么亲近的时刻。
“哦,那是你陈伯伯,去病,你过来”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唐维喜双手合十,仰头对着屋顶喃喃。
唐冠默不作声,静候下文,唐维喜却紧皱眉头似乎想到什么。
“还我!”唐维喜闻言竟然直接想要抢夺陈允升怀中的诗文。
那不是神童,那是怪物,其实唐维喜能狠下心来让陈允升进京贡献诗文就已经下了很大决心,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唐冠年龄幼小,且不说成与不成,但这诗文一旦到了那位的眼前,恐怕不论成与不成,自己儿子这才子之名是跑不掉了。
唐维喜闻言本来已有决然之se的面上又犹豫起来,似乎在剧烈挣扎,唐冠默默盯着两人,心中也大概明白了一些,虽然不认识眼前这个陈允升,不过看这幅模样,应该是父亲的朋友,而且要通过举贤令推举自己。
可转念一想唐维喜所说不无道理,看了一下身高不过到自己半腰的唐冠也是微微摇头,这种才华简直让人不敢置信。
唐冠静候下文,唐维喜却不说话,皱着眉头暗暗思量着什么。
唐冠眼睛咕噜一转,知道古人就算在崇佛信神,遇到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也会忍耐不住询问,就算唐冠之前不是个傻子,这个时候写出那种诗来也怪异的很。
“是啊,去病好了之后,觉得多了好多东西,而且读起书来记得很快”唐冠当即顺水推舟,毫无负罪感。
唐维华轻轻点头,也断然下来,当断不断其心必乱,当即与陈允升再次低声商量几句,唐冠却听不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