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三阮和刘唐都是血性的汉子,听到这里都不由得有些愤怒。
晁青继续说道:“自那以后,瓦岗寨就开始变得离心离德,最终分崩离析,被人剿灭。所以后人才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如此结局,真是让人叹息。”
阮小二似有所悟,说道:“我懂了,少头领的意思,这翟让就好比是晁天王,那李密就是公明哥哥。少头领是担心我梁山有朝一日也会如瓦岗寨那般发生内乱。”
晁青郑重的点了点头。
刘唐有些不敢相信似的,说道:“不会吧!晁天王和公明哥哥是生死之交,怎么会火并呢?当初生辰纲事发,还是公明哥哥冒险通风报信。这次公明哥哥江州遇险,也是天王不避生死,救他上山。”
晁青道:“不会那是最好的。但愿是我多虑了。但是昨日我父亲提起主动让位一事,我还是惊出一身冷汗,莫名就想到翟让和李密的故事了。”
刘唐是个直肠子,只顾和新上山的人称兄道弟,喝酒猜拳,哪里想得到这么多。如今听晁青讲来,才觉得那看似和谐的表面之下,似乎确实隐藏了这么多凶险。
阮小七劝道:“少头领放心吧。当日我们弟兄几个和天王结拜,只要有我阮小七在梁山一天,就没人敢动天王的寨主之位。”
阮小五也道:“这梁山俺只认晁天王是山寨之主。”
阮小二道:“怪不得自当日闹了江州后我就觉得山寨里气氛有些古怪,如今细思起来,难道真是因为公明哥哥上山的缘故?”
“正是。”
晁青解释道:“如今新上山的头领都是叔父带上来的,他们也都是冲着及时雨的江湖大名上山的,真正心底里还认我爹爹的,恐怕只有你们几个老头领了。你们不看昨日聚义厅上的座位?那右首一带二十多号头领,可都是叔父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得做点什么,不然这梁山以后就真的变成我叔父的了。”
阮小二道:“少头领考虑的不无道理,晁天王为人虽然义气深重,但是论谋略,论御下的手段,论江湖名望,都及不上公明哥哥。长此下去,只怕梁山只知有宋公明,不知有晁盖了。”
刘唐问道:“既然如此,何不请道长和军师一同前来商议?”
晁青摇头道:“道长出家人,不会掺和进来的。至于军师,他是极善权谋的,心思难以猜测,只怕不如几位对我爹爹的忠心。”
公孙胜在宋江上山后没几天就借口回家探望老母开溜,他一早就看出晁、宋二人必有冲突,秉持着道家全身远祸的宗旨,自然不会参与到这场斗争中,此后他一直躲在蓟州,要不是李逵和戴宗去把他找回来,晁青都怀疑公孙胜可能从此一去不返了。
至于吴用,虽然有些手段,但是此人心计过于歹毒,晁青心中对此人十分厌恶,他是不会和这样的人为伍的。
刘唐又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要提醒天王,就怕他主动让位的心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晁青道:“我爹爹一向义气待人,他又和我叔父相识多年,我们这样贸然去提醒他,他不仅不会在意,还会反怪我们挑拨他兄弟关系。”
“既然如此,那可如何是好?”刘唐挠了挠他的脑袋,实在想不出办法。
晁青道:“各位勿忧。我自有办法。只要几位是诚心辅佐我父亲,那我父亲这寨主的位子,我自然不会让别人夺走。”
刘唐和三阮都郑重说道:“少头领放心!我们必会全力支持你的。”
晁青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这几个人,他还是很放心的,梁山上对晁盖有真感情的也就这几个老兄弟了。如今自己取得他们的支持,也算是稳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当然了,我也只是担忧,毕竟现在我父亲和叔父的感情还是很好的,梁山上下也是一团和气。咱们也不能仅仅因为猜疑,就胡乱去怀疑别人,这同样不是好汉的勾当。”
刘唐笑道:“少头领放心吧,我刘唐虽是个粗人,但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新上山的头领,我看也都是好汉子,除了清风山的那几位,不知为何,我一见他们就厌恶。”
当然了,光靠这几个人,是难以和宋江相抗衡的。毕竟这几个人虽然都是勇猛的战将,但智力水平有限,威望也不足,绝不是宋江的对手。
所以晁青又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人,必须把他拉拢过来才行。
不,不是拉拢,是取得他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