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黄昏时候,二人已进入县城。
“少头领,咱们这消息先从哪里开始打探?”
晁青道:“城中朱仝都头和雷横都头都与我父亲交厚,也与叔父关系匪浅,他们又是官府中人,自然是先找他们问问情况。”
于是二人一路来到朱仝府上。朱仝是本地富户,宅宇也造的相当豪华。
至于为什么是先来找朱仝而不是雷横,那是因为在晁青心里,朱仝可比雷横靠谱多了。朱仝这个人在整部《水浒》当中,可以算是义气担当的代表,他听说宋江被抓,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而雷横呢,心胸狭隘,又十分贪财,做人过于滑头,未必可以完全信任。
所以两人虽然都是都头出身,但上了梁山以后,一个坐到了第十二把交椅,星号是天满星,而另一个却只排到了二十多位。在梁山这样一个以义气当先的团体内,这样的排位或多或少说明雷横这个人在兄弟义气上有些不够义气了。
晁青敲响朱府大门,一个年轻的门子开门问道:“你们是何人?”
“你只说故人来访便是。”晁青还没傻到就这么泄露自己的信息。
那门子将他二人很是打量了一番,这才进去通报。
很快,朱仝就出现在门口,他那部大胡子确实引人注目。要不是太过无礼,晁青真想上前去摸一摸。
朱仝见了晁青,又惊又喜,却又不露声色。
“门子说有两个凶神恶煞,一看就不像是好人的人,自称是我故人要见我,我道是谁,原来是贤侄来了。”
自己凶神恶煞吗?晁青觉得自己面相一直是斯文小生的面相啊。可能是因为阮小七在旁边,颜值受了他的影响吧,毕竟他的外号可是活阎罗,他长得也确实一看就像是干坏事的行家里手。
当然了,不能以貌取人。
朱仝淡定地将他们引到书房,屏去左右。
“贤侄,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听说你随晁天王一同在梁山落草,天王他近况可好?”
“有劳朱都头挂心,我父亲一切安好,在梁山上每日逍遥自在。”晁青说着,又将阮小七介绍给朱仝认识。
朱仝回想起当初自己私放晁盖那一晚,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没想到如今已经将梁山经营得风生水起,成为山东绿林中的翘楚了,真是世事易变啊。
“不用再叫我都头啦,我如今已是一个布衣黔首,无半份职司在身。”朱仝长叹一口气。
晁青没想到朱仝竟然已经被免职了,这倒是和原著剧情不太一样。看来自己穿越而来的这个水浒世界,有很多细节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都头你这些年尽职尽责,保护一方平安,在百姓中也颇有口碑,为何不干了呢?”阮小七好奇问道。
“说起来还是因为生辰纲那件事,当时的知县时文彬因为此事受到牵连,被罢免了官职。新任的知县赵文听说了我和晁天王私交颇深,对我很是忌惮,便免了我的职。如今县中的都头都是他的亲族赵得、赵能在担任。”
晁青道:“这么说来,那雷横都头他也……”
“不错,雷横都头也被免了职。后来济州府新任的知府贺太平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我,想调我去济州府做他团练使的副将。我寻思着如今官场昏暗,这官做的也无甚意思,还不如就在家中做个富家翁逍遥快活,便回绝了。”
贺太平?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啊,晁青在脑海里回忆着自己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猛然想起,这不是《荡寇志》里的人物么!
他的思维一时有些混乱。
既然出现了贺太平,照这么说来,自己穿越而来的并非是血统纯正的《水浒传》原著了,而是有着《荡寇志》人物乱入的水浒世界。
晁青当时就想爆句粗口,好在他的文明素养制止了他这么做,要做个有素质的人。
如果真的有陈希真、云天彪这些人存在,那自己就得更加小心谨慎,此前制定的发展规划也得重新调整了。毕竟这些梁山的死敌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看来自己这趟下山还是很值得的,获得了这么重要的一个情报。《荡寇志》人物的出现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世界观设定。好在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晁青可以做好准备。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晁青现在是既有近忧又有远虑。近的比如宋江随时在威胁着晁盖的寨主之位,远的比如未来梁山要面对的招安问题,更远一点的(如果能够活到那个时候),还要面对北方金人的南下。
宋江、朝廷、田虎、王庆、方腊、北边的金人,这乱世已经够乱了,比毛线团还乱,结果这些《荡寇志》人物还要跑过来插一脚,真添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