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亮以后,晁青便派人将村中的老老小小都请过来,这些人一听是梁山上的山大王有请,个个吓得胆颤心惊。等村里人到齐了,晁青便向他们宣布地主老爷的种种恶行,将其狠狠批斗一番,而梁山便是来替天行道的,为这些饱受欺压的百姓出口恶气。
等到把地主批斗完,晁青便拿出地主家的田契地契,按照每家每户人口多寡,经济现状等进行分配,确保耕者有其田,每人都能养活自己。
最后梁山好汉在这些布衣黔首既惊讶又感激的目光中离开。
于是很快,梁山晁青的名号便传遍各处村庄,那些饱受欺压的百姓都把晁青当成了救世主,在心底里默默祈求梁山大军早点来到它们村庄打地主。
更有甚者竟主动找上梁山,提供情报,请求出兵。晁青便让朱贵酒店也负责起此事,接待四方百姓,搜集他们提供的消息,安抚他们的情绪,并承诺梁山一定会过去替他们伸张正义的。
有些人怕梁山不去,还说自己知道这些财主的钱粮都藏在什么地方,梁山大军到时,愿为前驱给大军带路。
如今山寨钱粮有了较大收入,自然也需要有人能专门管理此时,所以蒋敬的才能便发挥出来了。不过晁青提议,钱粮直接关系到山寨的生存安危,蒋敬毕竟威望不够,所以应再有一个威望足够高的人来管理此事,他顺理成章的推荐了朱仝。
晁盖和宋江都与朱仝私交甚好,所以也都表示同意。
这几个月来梁山的发展可以说是蒸蒸日上,早到了八月间,这日正是中秋佳节,山寨里大排筵席,饮酒庆祝。
酒至半酣,晁盖突然有些伤感地说道:“众位兄弟聚在一处,真是此乐何极。只可惜唯独少了一清道长。他说回家探望老母,这许多时还不见回来,蓟州虽说离梁山较远,但也该回来了吧!”
宋江劝道:“一清道长得道高人,必然无事,说不定是一路游历名山大川,拜访道友,以致还没回来。”
吴用建议道:“天王若是担忧,何不让戴宗去趟蓟州看看?”
“也好!”晁盖便让戴宗次日一早就下山去蓟州探查情况。
此时晁青也站起来说道:“父亲,孩儿也有一事想要禀告。”
“我儿有什么事尽管说。”
“如今山寨日益壮大,我们也该多和别的山寨走动走动,缔结同盟,守望相助,日后若是朝廷大军来时,我们也好有个外援,不至于孤军奋战。”
下章开始转入二龙山剧情,鲁智深,武松和杨志都是原著里的重要人物,所以想写好也不容易,自己会认认真真写,写的不到位的地方也请各位读者尽管指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