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娘笑道:“我这酒楼机关重重,就是任其搜查,他也查不出什么,你们就尽管放心吧!”
晁青问道:“那慕容彦达家中情形如何?”
“慕容彦达那厮早吓破了胆,此刻府上是里三重外三重的安排了至少五百厢军。再加上他府上本就有的护卫,只怕是不下千人了。”
张青道:“诸位就在这酒楼中住上一段时日,等风声过去,看守不严的时候再出城吧!”
晁青道:“此法虽然稳妥,但是太过耗费时间了。鲁头领在山寨听到青州城这边的变动,又不见我们回转,只怕他义气深重,会起兵过来攻城。如此岂不是连累二龙山卷入战事。况且宿家兄妹还有村民在山上,他们若不回去,对方也要担忧了。”
张青道:“可是现在城中这种情况,咱们要想出城,只怕不易!”
“容不容易,总得去试试才行。”晁青信心十足地说道。
武松问道:“少头领是想出什么好办法了吗?”
晁青道:“办法倒是有一个,也很简单,就是不知行不行得通,可以一试!”
众人都是眼睛一亮,问道:“是什么办法?”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据我所知,这青州城的厢军,也就当年秦明和黄信带的本部人马军纪稍微好些,其他的全不成样。所以他们看似看守得严,其实都不过是表面功夫,只要咱们抓住他们的弱点来用计,何愁出不了城!”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都觉得晁青说得有些道理。
晁青看着张青孙二娘道:“只是如此一来,倒要破费不少银两。”
孙二娘豪爽地说道:“小事一桩,银两的事包在我身上。”
杨林却表示了担忧,说道:“可是官府已经悬了赏银,就算我们向城门看守行贿,那看守何必冒险帮助我们,还不如直接把我们拿下送给慕容彦达,不仅有赏银拿,还能向慕容彦达卖个好。”
晁青道:“杨林兄弟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你放心吧,我自有办法。”
于是晁青唤孙二娘上前,在她耳边交代如此如此这般,便让孙二娘前去执行任务。
……
中午时分,孙二娘带了两个伴当,拉了一辆板车,车上装了四、五大桶泔水,来到城南四通门,准备出门。守城的兵士照例是要细细盘问一番的。
孙二娘说自己这些泔水要送出城卖给养猪的胡屠户,他家的猪都靠着这种泔水养得膘肥体壮,顺势送了一锭银钱给守卫。守卫得了钱,又检查了一番发现没什么问题,便放孙二娘出城。
到了傍晚时分,孙二娘又拉了一车果蔬回来。照例送了一锭银钱给守卫,和他们笑闹闲侃了一番,这才进城。
此后两日,孙二娘都是中午出城,傍晚回城,一来二去,早就和四通门的守卫混熟了。
到了第三日中午,孙二娘又拉了泔水出城,来到四通门。
守卫们也热情地和孙二娘打招呼。
孙二娘问他们可曾拿住了刺客。
守卫一听就直骂娘,道:“也不知这直娘贼躲哪里去了,就是拿不到,害得老爷每天在这里值岗。”
孙二娘道:“军爷,我这泔水车就藏了那几个刺客,你快来把他们拿去!”
守卫一听哈哈大笑道:“那般了得的人物,哪里会躲在泔水车里,老板娘莫要开玩笑了。”他虽是这么说,还是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异常,便放孙二娘出城而去。
孙二娘出了城,一路直奔荒无人烟的野外,卸下泔水桶。原来这泔水桶是特制的,分为两层,上面浅浅的一层倒了些泔水,下面空的一层正藏了晁青、武松和宿家兄妹四人。
四人从泔水桶里爬出来。
宿金娘道:“我听你说要让守卫来拿我们时,还真吓了一跳!”
孙二娘道:“我可不是那般卖友求荣之徒。”
晁青也笑道:“兵法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般说,反而会打消他们的疑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