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讲,就算梁山准备招安,也不是这么个招安法,宋江的行为与其说是招安,不如说是投降,招安以后完全听任朝廷的摆布,自己完全丧失了讨价还价的能力,最后被奸臣送上战场成了炮灰。
最理想的招安状态应该是听调不听宣,不过要做到这点也不容易,梁山在连败童贯和高俅以后,是最有希望和朝廷讲条件的,但可惜宋江几乎什么条件都没讲就向朝廷投降了,放弃了大好的机会。
其次是关于梁山内部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
现在很多自媒体或者水浒解读都说梁山其实是不想招安的,都是宋江执意招安,最后把好端端的梁山大业给葬送了。这种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
梁山前期主要以江湖人士为主,这些人大多没有什么远大理想,都是过一天算一天的。等到宋江上山以后,通过不断的征战,关胜,呼延灼等大将的加入,梁山的人才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宋江嫡系和降将派成为山寨实力最强最有话语权的人,而这些人都是渴望招安的。
梁山上真正明确对招安表示反对的只有鲁智深和武松两人,连派系都形成不了,自然也就没有招安派与反招安派的斗争。至于其他人,都是无所谓招安还是不招安,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思考,跟着大哥混就是了。
最后是关于宋江夺权,阴谋害死晁盖一说。
本人对阴谋论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晁盖作为一个讲义气的江湖大哥,绝对是够格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山寨之主,也是够格的,但可惜他作为梁山之主,和宋江一比,就明显看出能力不足了。所以宋江一上山,权力中心自然而然的就移到他的身上,并没有宋江耍手段从晁盖手中窃取权力,这个过程很难用夺权来形容,我一时也想不到该用什么词来形容。
本人也不认同是宋江害死了晁盖。书中多次提到,宋江对晁盖的死是真悲切。第六十五回的标题是托塔天王梦中显圣。若真的是宋江害死了晁盖,晁盖怎么可能还会托梦给宋江。如果有人非要说书上写得不可信,自己的阴谋论才可信,那我也无话可说。
我觉得一切对水浒的解读都应该立足于原著,可以从原著出发去脑洞大开,但绝不能无视原著里的描写而强行添加阴谋论解读。
至于晁盖为什么会死,很明显是作者把他写死的。因为晁盖作为剧中人物,承担的使命就是在王伦死后至宋江上山之前,作为山寨的临时代理人。等到宋江上了山,晁盖的剧情就可以杀青了,于是就在后面安排他战死了。晁盖不死,宋江就坐不了寨主,后面的剧情就没法推动,所以作者只能把他写死了。
就废话这么多吧,今天先去emo一会儿,明天继续努力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