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8章 有一个问题  洪武生存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其次,寇首赵定西,贼副陈宁,二人虽都已身死,却不容宽恕,令明州方面将二人尸身挫骨扬灰,抛入大海。倭国商人村田门卫,作奸刺探,引发石木惨案,罪当凌迟。其余俘虏贼众,虽是投降,因其袭掠嘉兴之事,亦不可免,应全部处死,以儆效尤。

不是意难平。

“隔了两辈子的陈年旧事了,”朱塬点头,有些唏嘘,说道:“后来总是念叨四大发明,其中火药一项,大致就是蒙古西征,传到了欧洲。而且,回到这个时代,我也发现,咱们传到欧洲的好东西,绝对不只是火药,就比如,刻表,但是,也没有证据。然后,咱大明,从开国到末期,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进入热武器时代,但满人入关后,忌惮火器,又给压制了回去,反而是西方,不断将热武器发展到极致,再加上又有了蒸汽机,结果是,在体制层面,他们只相当于咱们的春秋战国时代,但在科技层面,却是实现了质变,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然后就有了我和祖上说过的那些事情。文化上的劣等文明,因为科技极其发达,掩盖了某些根本,反而就成了人类文明的代表。但本质上,却是‘谁拳头大,谁更有钱,谁就是好人,谁做什么都是对的’那一套逻辑。”

话又说回来,超越汉唐这种事,感觉,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关于那……‘专利’,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私下也已经提过,老朱觉得不错。

“这个……”朱塬没想到老朱会突然提起,其实,他私下里也有所考虑,但一时间也拿不准老朱的想法,只能道:“……祖上,要我说的话,您所考虑的背景,应该是把时间线拉长,拉长到三五百年的尺度,嗯,想一想……咱们宗室子弟,有一天,达到一百万,甚至两百万,该怎么应对?”

“你这性子,”老朱念叨一句,却又收起表情:“只是,把你喊来……却也有一个问题。”

不仅如此,将来,还能够更进一步地立法。

于是也懒得再想。

这么聊了几句,老朱又说起了具体的方案:“这些个时日,不断思虑斟酌,俺也大致确定了想法。宗室勋贵,如亲王,传十二世,如国公,传九世,再如侯爵,传六世,伯爵为三世。这爵位,也不能一代就减,三世递减一次。再者,若是有大功者,还可加袭,同样,有罪者,也就减封……呵,就如塬儿你,虽该是郡王,但,俺打算给你列同亲王的十二世,可是满意?”

朱塬对着面前的大号地球仪,继续道:“大家可以看到,想要去往极东的那两座大洲,若是通过中央的赤道,将近两万里的距离,根本不现实,那么,该怎么办呢?”

这场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大家不是在讲,嗯,那岱衢大捷的事情么,转眼怎么就要开拓新土,超越汉唐了?

不过吧……

老朱听过了刘琏吐血的缘由,也没再深究,换了话题,转而说道:“这些时日,俺让礼部考证了历代封爵之制,私下里也一直在斟酌……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老朱听完,想了想,不由问道:“你说这……只怕是……后来的吧?”

对涉及火药的硝石、硫磺进行严格管制,那么,即使火药配方到处都是,找不到原料,也是白搭。

相比起来,明朝宗室,看似过着好日子,实际上,禁锢反而更多。

最后,诏令海军方面秘密准备,待开春之后,南风起时,远渡重洋,攻伐倭国,目标,拿下赵定西所部盘踞之久尾岛,建立大明海军基地,震慑海外。

老朱默默听完,带着几分安抚地摆手道:“你呵,那里来恁多的‘意难平’,过去就让它过去。这一次……就好好了做。”

念念叨叨地说着,朱塬忽然又笑了下,补充道:“不过,这其实也是有些道理的,仓廪实而知礼仪,人有钱了,至少表面上,确实会显得更文明一些。”

首先是这次岱衢海战,虽然海军都督华高和营海副使刘琏都主动请罪,但,敌寇以有备攻无备,防不胜防,因此,沿海各部并无过错,不仅如此,随后海军各部及时应对,当天就在岱衢洋堵住了赵定西所部,并全歼之,因此,上下都是有功。

既如此,还藏个什么劲儿?

虽然刚刚看过那刘琏关于技术保密的进言,但,老朱觉得,眼前都是中枢重臣,实在也没了必要。

当初和老朱讨论,一个大明,500年国祚,朱塬不敢100%地保证,但,若是在这世界上,再造一系列同样是朱氏子弟开创的大秦、大楚、大燕、大晋,那么,不仅理论上可以相互扶持,确保朱氏不会因为一条主干或枝干的倒塌而波及全族,而且,其中……总能有几个,能够达到朱塬当初许诺的五百年国祚目标。

高墙,往往是‘监狱’的代名词。

说完看了眼众人,朱塬话语不停:“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祖孙两个对面坐下,老朱就丢了一封密信过来,笑着道:“岱衢大捷传到明州那日,那刘琏……看到那些个从敌船上搜到的牵星仪等物,竟是吐血晕了过去,救醒之后,就一直念叨着自己错了,还说你是对的,塬儿,俺也是好奇,这是什么缘由?”

何况,说是好日子,也只是普通人的想法。

地球仪很快搬来。

这些之外,各种善后,老朱也要求地方妥善处置。

朱塬没想到,这才短短一年时间,竟然就应验了。

这其实就来自明朝在凤阳专门关押宗室的大院。

会议结束,百官散去执行刚刚的一系列决定,老朱则喊着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一起来到自己的书房。

于是,这里就冲突了。

按照老朱刚刚的想法,亲王只能传十二世,大概也就300年时间,那么,将来分封出去理论上还是归属大明的藩王,别说到了最终时限,就是按照三代一降爵的规格,只怕百年之内,就要面临法理上的问题。

比如,封出去的时候,是亲王,拥有偌大一片土地,三代之后,降爵成郡王,理论上,无论是俸禄还是封地,都该削减,那,到时候……该怎么办?

可以想见,一个处理不好,又是一场同室操戈!

老朱稍稍等待,见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面露思索表情,却不说话,便干脆问道:“你既也想到了,就说说?”

朱塬又斟酌片刻,苦笑着摇头:“祖上,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说简单,不过是两种封爵制度并行一下,一边可以世袭罔替,另一边,就是爵位递减。说困难,就在于,这么做……就很难一碗水端平。而且,就算祖上这一代勉强把这碗水端平了,到了下一代,还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乃至代代都要面临这一问题,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结果,肯定是要出事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