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分析一下这个句子,不难发现,依法设立是前提,营利性则是公司的目的,而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既然是预先设想的目标和结果,是个人都想有好结果(奇葩除外),要有好结果便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万物相生相克,追求一方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牺牲另一方的利益,由此公司便有了新的定义:
依法设立的,以牺牲一方利益而为另一方牟取利益的……(省略若干字)
这个牺牲一方利益,其实不一定是牺牲设立方的,譬如说某些放长线钓大鱼的企业,常常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追求长远利益。譬如说,某企业的补贴烧钱政策。
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一方追求长远利益,并不牺牲另一方的利益,可从货币发展规律来看,追求长远利益其实一直在牺牲设立方的利益,但不排除货币发展不按规律办事,这便是说,无论是哪一方,都无法永远获得利益。
简而言之,便是,合作共赢不过是,合作双方分别牺牲利益而牟取对自己来说更大的利益!
雨桐她们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意味投资人决策,管理团队运营!
既然只是运营,就算管理团队目光不短浅牺牲短期利益追求祖国的未来,幕后投资人(包括股民)也绝不会同意放弃短期利益而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这便是为什么炒股赚钱的始终是少数人的根本原因——大多数人追求短期收益而被股市蒙蔽了双眼!”雨桐一本正经地跟我解释。
“好复杂啊!”说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正坐在客厅的土豪沙发上望着被雨桐调到最大的空调发呆,听得一头雾水,思想便一直朝着脑海里那些记忆运转,刚好记起文曲星师父与我说起过的,火凤师父和火神祝融明争暗斗这一段,便简明扼要地问“职场斗争和你这一大堆解释说明,有何干系?”
雨桐披着一件雪白色浴袍,懒懒地靠在我的斜对面的沙发上,呆了一秒,又傻了一秒,才抱怨说,“郑晓渝,我丫的算是白和你废话了!”
我依然不解,抬头一个白眼过去,“雨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大学选修的虽是《经济学》,也从来不翘课,却天天去睡大觉!”
雨桐一个白眼回来,满脸掐死我的样子,“晓渝,不作死便不会死,你是想……”
我面无表情心里却是忒爽地盯着她,“雨桐,我不作死的话,会两次跳楼?”
雨桐(表情无法形容),“……”
我亦是无语“……”
我们双双无语地望着对方,久久不能忘怀似的。
约莫过了十几分钟,雨桐先开口,“晓渝,说实话,我真不知道,就你这智商,咋就会想出那么些……那么些天马行空匪夷所思妙趣横生的故事?”
我不能真告诉雨桐我来自那个世界(关键是说了她也不信,说不定还会将我认定成白痴!),便分析她这句话后,简明却十分不扼要地说了以下三段话和一句总结。